□许伟涛
说起管理,无疑是大家最司空见惯,却又让人难以表达清楚的一个词汇。可以说,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种不同的管理定义与体感。
然而,无论您如何描述与理解,管理的核心意义就在于“利用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大的效率”。也正由此,以完备制度保障管理的自古有之,以赏罚分明落实管理的亦不鲜见。当然,笔者今天所论管理,也无法给出一个固定准确的答案,只是采撷不同企业管理者的思想片段,以飨读者。
曾有这样一个典型案例。企业是由“夫妻店”发展而来,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员工也逐渐增加到了30多人。管理者似乎也感觉到了管理半径的局限(一个管理者的空间范围大概在七个人左右),员工慢慢人浮于事,执行渐渐力不从心,并进而意识到了管理的重要性,一场有关管理的变革也随之展开。先是健全管理部门,从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到办公室、事业部一应俱全,然后是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从岗位说明书、述职报告书,到指纹考勤机、360度绩效考核一个不落。一番折腾之后,不仅效果不彰,还引得怨声载道。究其原因,就在于每个环节制度虽然详尽,但由于管理流程的惯性缺乏,不但执行力没有提升,还由于部门的增加,致使人力资源成本更大,工作效率反而更差。
可见,制度不等于管理。而有了制度之后,自然就会有奖罚。但笔者在采访中,曾遇到一个民营企业家——金昊集团董事长王德富,在他那里奖罚变成了“只奖不罚”的经营哲学。“所有的制度都以奖励先进为主,以教育后进为辅,而从不轻言罚款。企业管理可以先从组织纪律入手,但强制性的纪律约束搞不好就容易让员工产生抵触心理,还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对员工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培育。”说这话时,王德富满脸的平和与至诚。
笔者理解他的平和与至诚。在他眼里,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用文化来管理企业。而同样的管理解读,笔者曾在中裕燃气董事长隋耀光那里听到过:“企业管理文化不是口号、不是运动,而是空气、是氛围,是一种并不时常提起,却又无处不在的同在感。”也曾在三合地产董事长潘茂那里听到过:“在三合地产的核心价值观中,有这样一条:只有让员工幸福,才能让客户感动。”
也许在他们心中,飘风不终朝,骤雨难终日,只有“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至简大道,才能沾上管理的边儿,成为浸润企业的一种力量,促进企业前行。抑或在他们心中,企业正如一个健康的生命体,肢体健全,筋骨劲强,只是有了块头壮大的表象,只有如奇经八脉般运行不悖的企业文化,才能真正催动企业春生夏长,华英成秀。
由是而言,最好的管理,就是让人感觉不到管理的束缚;最好的制度,就是让人感觉不到制度的存在。因为平稳向前的流水,从来感受不到堤岸的约束与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