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璐
实习生 程惠敏 廖 俊
2014年,是市安监局监察大队队员李兵卫工作的第十个年头。在过去的3000多个日日夜夜里,李兵卫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心血和汗水铸就了“平安”二字。
近日,记者到市安监局,与李兵卫畅谈其10年工作历程,了解安监人背后的酸甜苦辣。
2004年,李兵卫考入市安全生产监察大队,从事对市属企业的日常安全监管工作,参与对受理的重伤、死亡事故调查。如今,工作10年的他,做事越来越较真,更加意识到安监工作的重要性。
2006年,李兵卫随市安监局行业科科长燕军到某机械加工企业例行检查。操作车间中,两名工人正在给固定件进行钻孔作业,由于没有被固定牢靠,固定件突然随着钻臂脱离车床旋转摇晃。燕军见此,急忙跑到电闸处切断了电源,而李兵卫丝毫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每次回想起来,李兵卫都会冒一身冷汗。如果当时固定件甩出,砸到谁的身上,后果将不堪设想。从这以后,他告诫自己,无论什么样的检查,都不允许自己有半点失误。
从事安监工作的人都明白,安监之路就是下不完的矿井、走不完的山路、冒不完的艰险、闯不完的难关;经常遇到极度危险的隐患、有毒有害气体的侵袭、高强度的工作、超极限的体力透支……
2013年9月,李兵卫去孟州市进行涉氨企业安全检查,刚坐上车,就开始头晕恶心。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他更加难受。在对一家制药企业进行检查时,发酵味加上液氨罐区的氨味,让他彻底无法忍受。但是想到要掌握第一手资料,他便坚持跟着检查组查看现场,直到检查结束。“虽然有些工作环境危及到了我们的身体健康,但是,相比较全市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李兵卫坚定地说。
在一次塔吊倾覆事故调查中,李兵卫跟随燕军来到医院,慰问一名事故受伤者。刚进病房,他就看到这样一幕,一中年男子咽喉处插着管子,眼珠几乎快要蹦出来了。看到这样的情况,李兵卫强忍住眼泪,将手在患者的眼前晃了一下,患者却没有一点意识。据主治医生介绍,患者颅骨重度损伤,头上有一块凹陷,已经是植物人了。患者的女儿坐在床边,眼睛充满血丝,胆怯地看着周围的陌生人。
这次事故令李兵卫真切感受到,安监人的工作关系着一个个家庭的幸福,这也更加坚定了他要在安全检查中严格执法,宁可做别人口中的“无情人”,也不愿让任何一个家庭遭受灾难。
“平时保证不休息,节假日休息不保证;不出事故不显著,出了事故就有过。”李兵卫这样回首自己的10年安监路。虽然压力很大,但若能换得生产安全形势的平稳,李兵卫则欣慰不已。
2009年至2011年,由于工作突出,李兵卫连续三年被市安监局评为先进工作者。谈及今后的工作,李兵卫说:“自己背后还有更多的责任,一分必须常抓不懈、警钟长鸣的责任,这分责任在嘴边、在心上、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