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聂 楠 汪 洋
“解放工业园区成立以来,发展了两批中共预备党员,为园区发展积聚人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日益凸显。”3月12日,解放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王会来说。
据该园区党委副书记江志立介绍,党建工作是园区成立之初的老大难问题之一,不仅削弱了基层党组织力量,而且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老大难,难在党员人才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培训不到位,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拿园区最大的村——灵泉陂村为例,村里现有党员37人,60岁以上的占很大比重,年龄结构不合理直接导致党员干部工作思路陈旧落伍、工作效率不高。为此,该园区以灵泉陂村为试点,发展村委会委员、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等本土人才进入党员队伍。“我们村去年新发展了5名预备党员,都是村里的致富能手,在带领群众致富方面肯定能发挥大作用。”灵泉陂村党支部书记白兆勇高兴地告诉记者。
“去年以来,园区下大力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抽调各村两委会成员轮流到园区相关科室跟班锻炼,并组织各村干部交流经验、在先进村开现场会,使农村党员干部的工作思路开阔了、纪律观念增强了、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灵泉陂村党支部委员白玉玲深有感触地说。
“园区要发展,党员素质不高不行,基层党组织力量不强更不行。”小北张村村委会主任孙爱军说。去年8月份,正是小北张村的党员干部包干到户,没日没夜地做工作,才按时、平稳、高效地完成了百余亩土地的征迁任务,为巴罗科技智能物联机器人项目按时在该村开工奠基创造了条件。
近两年,该园区各村发展的新党员年龄都在40岁以下,都拥有高中以上学历,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年富力强,干劲十足,为园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