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新和
3月12日中午,飘飘洒洒的雨丝浸润着怀川大地,记者在市第二人民医院公交站看到这样温馨的一幕:一辆刚进站的5路公交车停稳后,身穿蓝色工装的女驾驶员看到一名腿部有点残疾的老人上车不便利,就赶紧下车热情地搀扶着老人上车坐好。
这个女驾驶员叫张延萍,是市公交总公司第三分公司青年文明号线路5路车驾驶员。
在该公司的一份材料中,记者看到,张延萍从事驾驶工作已经20多年,是一名资历较深的老驾驶员。她技术熟、资历深、荣誉多,但始终谦虚谨慎,兢兢业业、爱岗敬业,把为乘客服务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服务热心、耐心、诚心,对待同事谦虚诚实,热情大方。特别是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她练就了微笑服务,许多同事和熟悉她的乘客都亲切地称呼她是“微笑天使”。
有一次正值下班高峰期,一位老人上了她的车,她立即用话筒宣传动员乘客给老人让座,可车厢里的人实在太多,于是她就动员坐在驾驶室后面座位的一位中年乘客给老人让座,这位乘客不高兴地说:“凭什么叫我让,我也是投了钱的。”她听后微笑着对这位乘客说道:“同志,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下次您带您的父母乘坐我的车,我也一定给您的父母找座位好吗?”话音未落,这位乘客便不好意思地站了起来。张延萍又微笑着对他说:“谢谢您,我代老人的家人向您道谢!”这时全车乘客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
“礼貌待人要热心,照顾乘客要细心,帮助乘客要诚心,热情服务要恒心。”她在日记本的扉页工工整整地书写着全国劳模李素丽的“四心”服务法。作为一名驾驶员,她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可能给乘客带来心理的愉悦或不满。因此,她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即便有时因为自己的生活或家庭等方面的琐事给自己造成不快,她也会埋在心底,决不带到岗位上。她常说:“只要一坐到驾驶室,就要显示出热情的微笑!”
去年9月的一天,一位拄着拐杖的残疾老人在南口站牌候车,张延萍远远看见后就缓慢地将车开进站停稳,立即起身下车搀扶,可老人上车十分艰难,于是,她干脆弯下身子,把老人背上车并照顾她坐好。到市人民医院站,老人要下车,她就背老人下车,有的乘客站起来协助她,一位乘客开玩笑地说:“看到你身体这么单薄,真担心你背不动!”张延萍笑了笑说:“没关系,我背得动。”事隔不久,这位残疾老人在女儿的陪伴下专程等张延萍的车,老人的女儿见到她后,激动地连声道谢。
微笑是她热情服务的标志,也彰显了她内心的高尚情操。经常乘坐5路车的老乘客聊起她都赞不绝口,他们都亲眼看到了张延萍热情搀扶老人、残疾人上下车,帮助孕妇找座位,协助乘客提包,为外地乘客指路等平凡而又感人的事迹。一位老人在给市公交总公司寄来的感谢信中说:“我乘坐5路车的次数很多,对张延萍印象特别深,她永远是面带微笑,亲切感人,热情周到,坐她的车感到心情特别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