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国利
本报通讯员 殷小晴
千年冷冻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大型制冷设备冷冻食品,速冻饺子只用17分钟,速冻汤圆只用8分钟,比国内同类制冷产品速冻时间缩短30%、节能20%。千年冷冻生产的大型制冷设备在全国市场占有份额达到20%,技术水平位居全国第一,成为天津三全、思念、湾仔码头等国内著名速冻食品加工企业的主要供应商。据此,千年冷冻被命名为河南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
焦作市华科液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专业生产各类液压缸、汽缸及液压系统,近年来被应用于国家高铁项目。华科液压自行研发的华科液压P2C控制器完全替代了国内同类进口产品,其核心技术更是属于世界首创,具有抗污染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其投入使用后企业经营业绩大幅提升20%。
上述2家企业只是解放区的21家市级科技型企业中的一部分。
“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核心竞争力,针对城区发展实际,我们提出了‘强三优二促转型,综合提升做示范’的发展思路,通过发挥科技创新在‘四区联建’工程中的引擎和催化作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将解放区打造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区、科技资源的聚集区、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解放区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无工不富。解放区大部分面积是建成区,没有足够的空间和地域发展工业。于是,解放区规划建设了解放工业园区,实现了经济发展空间的“硬”扩展,而开展科技创新,则实现了发展空间的“软”扩展。
现在,5.1平方公里的解放工业园区已成为解放区科技创新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起跳平台。去年8月,国内首家、投资4.6亿元的巴罗科技爱乐优智能机器人项目在解放工业园开工奠基。该项目集清华大学、谷歌、中科院等多项世界级高精尖科技领先技术,这条国内首个智能机器人生产线在未来5年内产能将超过每年100万台,年销售额可达24亿元。目前,解放工业园区在谈的科技项目还有2个。
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奖励10万元,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新产品的奖励5万元……近两年,解放区连续出台了《关于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科技进步的意见》《关于加强科技金融结合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和科技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激发了企业创新动力,创造了优良的企业自主创新环境。
解放区积极引导企业做好科技项目申报和科技成果鉴定,帮助企业建立工程技术中心。近年来,解放区为华科液压等19家企业申报了19项市级科技项目,有2个项目获得市级80万元经费支持,争取国家创新基金项目4项,省级专项资金1项,争取项目研发资金240万。在解放区科技局的帮助指导下,鸽迪新材料公司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获国家经费支持365万元,实现了解放区国家级项目列项及经费支持零的突破。目前,解放区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
解放区科技企业自主创新型能力不断提升。在去年全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大会上,解放区有6家企业进入前全市100强,其中华科液压、千年冷冻、神华重机、景安机电4家企业进入前30强,获得奖励创新券资金460万元。同时,千年冷冻和景安机电分别获得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龙头带动前10强和亩均效益前10强。在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带动下,科技成果不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投资2000万元的华科液压自行研发的大型间隙焊接机已投入使用,今年预计销售额将达1.2亿元;景安机电研发的矿用隔爆型半导体LED照明灯具,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今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达6000余万元;神华重工自主研发的大型矿用综采液压支架组装平台,比人工效率提高20倍,创收1000余万元……
产学研联动,为解放区的企业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解放区围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化工、机电、食品医药等传统产业,为企业和院校牵线搭桥,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积极鼓励企业主动靠挂大院大所,在企业内部设立研发中心和实验室,对接国家、省、市的科技大项目大工程,积极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目前,解放区40多家企业分别与郑大、河南矿大、河南矿山设计研究院、河南理工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30余项。
科技创新给解放区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解放区不断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把优势产业做优、特色基地做大、品牌做强,现在一批科技品牌企业正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解放辖区形成了以华飞电子、同兴计时、景安机电为代表的光电及电子信息产业;以三家村、太极庄、科霖达为代表的怀药加工业;以华科液压、千年冷冻、神华重工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业;以免疫试剂、联盟卫材为代表的医药卫生业等一批支撑作用强、科技含量高、低污染、经济效益好的科技产业集群。如今,高新技术和支柱产业的总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44%,成为解放区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