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全面提升民政管理与服务保障水平
焦作新区更名为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植绿荒山龙翔人
市委昨日召开常委会
抢抓时机 加快进度
确保完成绿化任务
导 读
把开门搞活动贯穿始终
走进民俗文化村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3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开门搞活动贯穿始终
—— 七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作者:本报评论员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好地实现群众利益。教育实践活动越是向纵深推进,我们越要时刻铭记群众这个根本,坚持“以百姓之心为心”,突出群众参与,把开门搞活动贯穿始终。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真实的社情民意,需要领导干部真正把自己放在群众的位置上,切身体会民心所向、民瘼所在、民生疾苦。换位思考,才能对群众冷暖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才能对百姓悲喜感同身受。“血肉联系”喊在嘴上群众不信,“鱼水情深”做个样子百姓不认,联系群众是“掏心窝子”的事,要的是实打实、心碰心。只有俯身躬行、深入群众,才能听到真心话、发现真问题,保证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偏、不空、不走过场。

  把开门搞活动贯穿始终,时间上要尽早。活动一开始,就扎下去听取意见和建议,每个环节都组织群众有序参与,让群众监督和评议,用好人民群众这个原动力。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在群众家门口开展,同群众距离更近,与群众联系更密切,群众的要求更具体、期盼更高、感受更直接,必须确保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让群众参与,整改落实要受群众监督,活动成效要由群众评判。各级党委应当懂得,更好保护群众积极性,群众才会真正“掏心窝”;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改进作风的正能量才会不断集聚。

  把开门搞活动贯穿始终,门要开得够大。一些地方征求意见搞“体内循环”,领导听内部意见多,把机关当基层、把“官众”当群众;一些部门把征求意见弄成“公文旅行”,相互发函征求意见,写些官话、讲点套话,文来文往、客客气气;一些单位在自己内部大张旗鼓、大造声势,对所服务的群众却视而不见、按兵不动。这些做法,让群众的声音传不进来,让尖锐的意见提不上去,怎么可能对准焦距、找准穴位?门都不打开,群众怎么看出你能坦诚相见、开门纳谏,又如何相信你能直面问题、从善如流?开门搞活动,不是开小门、开侧门,更不是开一时、开一段,而要真开门、开大门,进一步畅通群众提意见的渠道,真心实意听取群众意见。

  把开门搞活动贯穿始终,方式、效果要并重。开门搞活动不是应付,不是形式主义,不是为了装点门面。如果敷衍了事,那么开再多的座谈会也是无用功。只有真正开门纳谏、上门征谏,才能听到基层群众最直接的声音。群众的意见是不是真的听了进去,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不是真的到位了,不仅要看会上怎么说,更要看会后怎么做。要坚持“群众三评、党员三看”,即围绕作风现状开展群众评价,并组织党员看一看征求的意见是否全面;围绕查摆问题开展群众评议,并组织党员看一看查摆问题是否深入;围绕整改落实开展群众评判,并组织党员看一看整改落实是否到位。

  能不能开门纳谏、从善如流,决定着改作风的效果;是不是胸襟开阔、心扉敞亮,决定着搞活动的成败。教育实践活动,根本目的就是密切联系群众。把大门敞开,让群众进来,从实际出发、向实践进发,眼睛向下、俯身基层,才能清除作风之弊、荡涤行为之垢,真正刹歪风、正党风,以实际成效赢得民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