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 实习生常畅)昨日,记者从市卫生局了解到,本月,我市二级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启动,全市18家二级医院分别与37家乡镇卫生院签订《支援工作协议书》,将利用3年时间,在人才、设备、物资、培训等方面对乡镇卫生院予以全方位支持,以提升基层卫生院服务能力和水平。
18家二级医院牵手37家乡镇卫生院
为引导城市卫生资源服务农村,缓解农村高素质卫生人才紧缺的矛盾,不断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市卫生局统筹安排8家市直二级医疗机构对口支援13家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工作,10家县级医疗机构对口支援24家乡镇卫生院的工作。
根据安排,这些支援单位将采取驻点服务、帮扶带教、业务指导、送医下乡等方式,对受援单位进行支持,以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
政策引导,城市医生走下去帮教
为了确保城市医生到乡镇卫生院驻点服务,我市要求,二级医院医师在晋升中级职称前,须在乡镇卫生院累计服务满一年,没有达到要求的,取消其职称晋升资格。支援单位要保证平时至少有2名医生在受援单位坐诊,服务方式可采取定期轮换,或参加巡回医疗服务等形式。
支援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受援单位定期服务期间,支援单位要保证派出人员对口支援期间工资、奖金等各项福利待遇不变,并给予一定补贴,在职称晋升、岗位聘用、提拔任用、各项评优评先时优先考虑对口支援工作表现突出者。
受援单位要为派驻医师提供基本饮食、住宿等生活保障,对支援人员按本院职工进行管理,工作结束后,受援单位还将对派出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记入本人档案。
帮扶带教,无偿接受乡医进修
在帮扶带教方面,我市要求,支援单位要无偿接受农村卫生人员进修学习。其中,300张床位以上支援单位每年安排农村卫生人员不低于15人,300张床位以下支援单位每年安排不少于10人,优先安排受授单位人员进修学习。此外,支援单位还要组织专家定期到受援单位坐诊、会诊,开展技术指导,举办业务知识培训讲座,促进受援单位人才队伍建设。
在业务指导上,我市要求,支援单位要根据受援单位实际情况和特点,指导乡镇卫生院开展农村常见病、多发病、老年病、慢性病、传染病的防治和妇幼保健等工作,根据受援卫生院的需要和支援单位各自的特长,推广适宜技术,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送医下乡,增强农民健康意识
为了让更多的医疗骨干深入基层,我市要求,城区各医疗卫生单位与卫生院要协调联动,经常性地开展送医下乡、义诊咨询活动,组织医院资深专家和技术骨干,深入农村基层,开展巡回义诊、健康咨询等活动,服务广大农民群众。
与此同时,卫生支农工作人员和农村基层卫生院医务人员还将广泛宣传常见病、多发病和传染病防治知识;开展爱国卫生健康教育,帮助农村居民树立健康生活理念,增强卫生保健意识;积极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相关规定,增强农民互助共济和健康保障意识。
此外,支援单位还将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和受援单位的实际需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受援单位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协助受援单位做好环境建设规划工作,改变受援卫生院的院容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