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陶 静
“楼市调控会不会有所松动?”“现在到底该不该买房?”全国两会结束不久,房地产市场上的疑问便此起彼伏。近日,记者走访楼市发现,尽管对市场存在诸多顾虑,但在传统的3月份“小阳春”行情期许下,不少楼盘近期争相推出一些暖场活动“探市”,然而在个别城市楼盘降价和信贷负面因素的影响下,市场并没有出现销售火爆的局面,购房者的观望气氛渐浓。
“马年第一季度即将结束,各地房贷市场依然没有出现松动的迹象。近一段时间,众多银行取消房贷利率优惠,贷款供应紧张,放款的时间延长,这不仅加大了购房者的置业成本,势必将削弱刚需的购买力,同时也使一部分购房者对于未来楼市走向产生疑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回暖速度。”站前路一楼盘营销负责人分析认为。
记者在走访市场时发现,尽管开发商咬定房价今后肯定上涨,但一些楼盘交出的销量成绩却差强人意。“感觉比去年难卖多了,去年每月能卖几十套,现在一个月想卖到十几套都有点难。”一楼盘的销售负责人说,自己的楼盘比片区中同类产品要低好几百元,价格优势比较明显,但开年以来销售并不好。
老城区人民公园附近一楼盘负责人也表示,银行贷款利率提高后,贷款更难,放款周期更长,尽管每周来楼盘看房的人不少,但真正想马上出手买房的人并不多。“最近的电话来访量挺多,但多是询问价格和优惠活动的,没有实际成交量。”这名负责人说。
随后,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选择“想等一等再买房”的人超过60%。“虽然我也挺着急买房的,但是最近市场上一直传达着房价要降的信号,我也不敢贸然下手,万一房价真降了,那可就亏大了。”市民刘先生说。
不过,也有不少市民表示如果有需要就会出手购房,不会过多地考虑市场因素。“几年前也是说房价要降,最后还不是又涨了近千元,房地产作为我国的支柱行业,不会随随便便就降价的,所以,如果我现在有住房需求,遇到合适的房源就会出手,省的考虑来考虑去最后好位置的房子没有了,还把房价等涨了。”市民慕女士表示。
谈及目前的楼市现状,分析人士认为,今年的楼市“小阳春”很可能在四五月份到来,现在买卖双方依旧处于博弈状态。“今年中央关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已经十分明朗:因城因地分类调控,纵观近年来的焦作楼市,投机、投资性需求几乎没有,市场以刚需、改善型为主,未来房价也不会再出现非理性上涨的情况,但下调的可能性也几乎为零,因为土地、建筑等成本均在上涨,所以,该买房还得买,传统的市场成交旺季也预计将会在四五月份左右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