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樊树林)建设完工保障性住房2701套,新开工建设2146套;投入1864万元,着力解决城市管理、环境卫生、背街小巷治理等一些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点问题;建成全市首家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平台,构建了区、街道、社区(村)三级传染病防控网络;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积极推进“五型”社区创建……去年以来,山阳区针对民生需求,精心订制了一系列民生套餐,受到了辖区群众的称赞。
目前,该区南水北调工程征迁安置房建设顺利推进;投资1000余万元,完成了周庄路、东苑路、工字路等道路维修和32条背街小巷整治,建成城区游园绿地10处;新丰一街农贸市场主体封顶。该区还认真落实城市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的要求,将新型社区建设与中心城区范围内现有城中村、棚户区开发改造通盘考虑,谋划实施了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的城建开发项目。截至目前,贝格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期已完工,太行名府公租房项目即将开工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不断改善民生的根本需求,一年来,该区积极探索公共服务职能下放、重心下移,以“五型”(规范、服务、文明、平安、健康)社区建设为抓手,统筹平安建设、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人口计生、法律援助等各类公务服务资源走进社区,贴近居民,实行“集中化办公、一站式服务”,启动了亿祥、富康、新东苑、丰收等8个社区改扩建项目,新增社区服务用房4600平方米,并开展“智慧社区”建设,初步建成信息化社区管理服务平台;组建了1156人的网格工作队伍,初步实现了社会服务“零距离”、社会管理“全覆盖”。
该区还进一步完善社保体系,投入资金5013万元,解决就业再就业、困难群众救助、“五保”供养、社会救助和失地农民养老等问题。目前,该区城镇新增就业522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008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994人;城、乡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260元、120元分别提高到300元、150元,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投入资金2624万元,用于推进棚户区改造、公共租赁住房补助、困难家庭住房租金补贴等,缓解了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题。另外,该区还及时兑现各项惠农补贴115.3万元;完成生态营造林8006亩;投资196万元,解决了李河村4100余人的安全饮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