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丽娜 本报通讯员 崔红玲
3月17日9时50分,在博爱县磨头镇小屯村,村民张敏杰蹲在地头,目光从绿茵茵的麦苗移到已有些旱裂的地皮上。
年年和庄稼打交道的张敏杰知道,眼下,随着气温的阶梯式回升,田间空气蒸发量太大,旱情可能迅速发展,对小麦返青生长和分蘖极为不利,这个时候需大量的水分滋养,否则收成肯定会大打折扣。
张敏杰抬起头,目光落在百米远的地方。
那里是小屯村2号台区,担负着包括他家麦地在内的30余亩麦田的排灌用电,几名身着印有“国家电网”标志工作服的施工人员正在爬高上低地忙活着。
为确保春灌“不差电”,博爱县电业局提前组织7个供电所对辖区农排线路、台区进行了一次“拉网式”隐患排查。磨头供电所在排查中发现小屯村2号台区低压瓷瓶炸裂后,便立刻进行更换。
“兄弟,用松动液、快速钣……”发现因瓷瓶锈蚀,在电线杆上的施工人员不好处理后,磨头供电所所长张子万在电线杆下大声提醒。
“张所长,咱俩又见面了。”听到声音后,张敏杰走到2号台区笑着说,“俺每次见你们不是在施工,就是在查问题……”
“在其位,履其责,我们的工作就是让大家用上放心电。”张子万一边回答一边抬头看进度。
果不其然,听了他的建议后,电线杆上的施工人员很快就卸掉了锈蚀的瓷瓶,将准备好的新瓷瓶安装好。
张敏杰掏出手机看了一眼便放回了口袋:“张所长,你们是9时36分开工的,现在是10时06分,刚好半个小时,真够迅速的。”
“我们要是慢一点,就耽误你们浇地了。”张子万说,“告诉大家,春灌期间电力‘红马甲’会在田间地头服务,遇到用电问题,向他们招招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