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国利 许伟涛
由单一煤炭向传统工业转型,由传统工业向新兴产业转型,由发展旅游业向第三产业全面繁荣转型,由二、三产业转型向一、二、三产业和城市全面转型,四次变迁中,焦作市一张蓝图绘到底,目前实施的全面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已经迈向新格局。这是啥?这是焦作转型示范的骄人业绩。
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是焦作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要求。在河南率先实施的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创新券”,打出了科技创新驱动新的组合拳,“十大建设”开启了新一轮的转型升级,美丽焦作开始布局1个核心城市、4个城市组团、8个功能区、20个中心镇的城市转型,占公共财政支出72.8%的民生支出,通过民生工程惠及百姓。这是啥?这就是焦作转型示范交出的靓丽答卷。
站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角度,记者昨日走进出席焦作“两会”的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驻地,听其言,观其行,探究焦作转型示范路径。
市人大代表李世江直言不讳:虽然河南省第一台电冰箱、汽车、缝纫机甚至火腿肠均出现在焦作,但最终都没有发展起来,因为缺少大型企业,众多中小企业都呈点状而非网状分布,形不成强大工业实力。
市人大代表张国平说,焦作要走好可持续发展之路,就要调整好产业结构,保护好生态环境,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百姓的幸福指数。做到这三点,转型发展之路才能走向成功。
政协委员张铁雷说,经济转型应当抛弃“有什么资源就发展什么产业”“先发展后治理,或边发展边治理”等传统思维,也要摒弃“拼土地、拼资源、拼初级劳动力”的粗放发展模式,树立比科技含量、比发展质量、比绿色水平、比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思想。他建议,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要科学编制规划,重塑空间布局,关注信息技术、现代农业、新能源等现代产业的引进和发展,提高产业的集中度,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市人大代表都平说,焦作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就是产业结构不优、发展方式粗放。通过招商引资,既能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能推进传统产业引装备、引技术、引人才、引机制、引理念。大招商、招大商,就是在保有存量的前提下,做强做优现有产业,实现结构优化、管理创新、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市政协委员马建平说,招商引资是一个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市人大代表王宝才说,在招商引资中,要坚决把科技含量低、投资强度低、效益差、污染重的项目挡在门外,实现高质高效、集约节约发展。市政协委员申玉生说,在焦作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建议增加一些对改善民生成果的考核指标,使群众能切切实实感受到。
市政协委员杨永国说,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要做到富民惠民,让转型发展惠及人民群众。通过改善民生,激发群众支持、参与转型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的合力。
市政协委员靳艳君说,要更加关注创业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最终实现经济转型。他建议,要开辟创业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服务;建立创业辅导的体制和机制,帮助创业者走上稳定发展的道路;通过人才支持创业;出台优惠政策,改进政府服务方式支持创业。
回顾来时路,是为了前途可鉴;行路常思考,是为了前路坦途。面对经济转型这一世界性难题,焦作清醒果敢,敢转、善转、会转。长此以往,焦作工业一定能“转”出勃勃生机,“转”出春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