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水涛 王龙卿
入春以来,我市空气质量持续好转,外出散步健身的人明显增多,市民在享受良好天气的同时,还会想起冬季长期的雾霾天气给我们生活造成的影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在美丽焦作的建设中,如何让我市变得天蓝水清、更加宜居,已成为广大市民共同关注的话题。
感受
雾霾天气困扰市民生活
根据中国环保部数据中心提供的我市2月22日至3月23日30天的空气质量数据,我市空气质量达到良的天数只有9天,其余21天空气均有污染,甚至达到重度污染。
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我市市民都希望好天气能够多一些,前段时间的雾霾天气不要再来。市民贾先生说,他的孩子刚半岁,因为雾霾,都没抱孩子出来几次。这些天天气好了,就赶紧让孩子出来晒晒太阳。
市政协常委、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齐永安:目前,中国由大气复合污染造成的能见度恶化事件越来越多,原来少见的天气现象“霾”成为一种常见现象,多次出现大范围、高强度、影响程度罕见的雾霾天气。经过连续多年的治理,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明显,但我市空气优良天数仍然较少。
互动
网友、委员热议环境污染
网友@箫鹤飞翔:雾霾多发,我认为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的污染,一是气候原因造成污染物无法扩散。我市工业结构目前仍然偏制造环节,从生产制造微笑曲线的理论上讲,处于曲线的下端,能耗高、效益低。
网友@仙人球:目前,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同时也伴随着大量拆迁,部分拆迁现场扬尘问题严重,也加剧了空气污染。另外,城市机动车大量增加,汽车尾气污染日益突出,而油品品质差则加剧了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齐永安委员:造成我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合理以及地理环境不利于污染物扩散,造成环境容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突出。
建议
调整产业结构
网友@箫鹤飞翔:改善环境,工业结构要转型,要从制造环节转向研发设计和销售环节,也就是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关停一批能耗高、污染严重且效益不好的企业,虽然GDP会暂时下降,但有助于改善环境,有利于长远发展。
网友@杨慧娟say-goodbye:一方面找出污染源头,从源头进行防治。另一方面采取措施改善环境。污染重点在工业,企业应改善技术条件,提高自身污染处理能力。但多数企业因成本问题不愿采取相应措施,所以需要政府一定的资金支持。
齐永安委员:进一步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对违法排污企业严查重处,对重污染企业加大关闭力度。要严把环境准入关,严格环境准入管理,确保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不突破总量控制指标。
推广清洁能源
网友@zhaojun的天空:扩大老城区煤气、暖气的安装范围,特别是使烧煤球做饭、取暖逐渐退出老城区,让老城区的居民用上清洁能源。希望政府能有可行的政策和措施。
齐永安委员: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控制高污染行业污染物排放。全面实施电力、建材、冶金、化工等重点行业污染整治,提高达标水平,减少二氧化硫、烟(粉)尘、氮氧化物的排放。
改善环境 人人参与
网友@郭淼:我觉得要想改变我们周边的空气质量,作为普通市民,应该做到尽量以步代车,少开私家车,多坐公交车;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增强爱护环境的意识,以实际行动感染身边的人,积极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网友@杨慧娟say-goodbye:现在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必须摒弃雾霾天气是全国性的问题、我们无能为力的思想,积极作为,政府大力主导,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全社会共同努力,雾霾天气才能减少,空气质量才会越来越好。
本报通过全媒体方式进行2014年焦作两会报道,并全天24小时邀您通过多种平台进行“微问政”,我们将带着您关心的问题上两会,架起会场外民众和会场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沟通桥梁。
下期“微两会”预告:市委书记孙立坤在全国两会上建议,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逐步现代化,农村生活垃圾的数量、种类均大幅增加,但由于部分农村基础设施落后,资金投入不足,环境卫生管理滞后,致使农村垃圾随意丢弃、堆放现象较为突出,应加快农村垃圾分类处理,重视农村环境整治。您所在的乡村还是印象中的那个美丽乡村吗?您对“垃圾围村”的现象有什么看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本报互动。
本报新浪网官方微博地址:
http://weibo.com/jzrb
本报腾讯网官方微博地址:
http://e.t.qq.com/cnjzrb
本报微信公众平台账号:
jzrbwx
本报官方微视账号:
@焦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