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题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城市水系建设扮靓美丽焦作
蓝图正在逐步付诸实施
大手笔描绘城市水系锦绣美景
开局年实现“开门红”
水系建设的蝶变效应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3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城市水系建设之 规划篇
大手笔描绘城市水系锦绣美景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杨仕智

  水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水系是现代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塑造城市景观空间环境的载体,是体现城市品位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抓好城市水系建设,已成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

  我市北依巍巍太行,南眺滔滔黄河。黄河、沁河、丹河、大沙河等大中型河道濒临城区,城区内普济河、群英河、瓮涧河、新河等河流纵横交错,大自然青睐焦作,背山面水,先天的自然资源,让我市具备优越的山水城市发展条件。多年来,由于焦作没有科学系统地规划开发较为发达的水系,致使全市除龙源湖公园外,难以找到一块像样的水面。河清水秀、碧波荡漾的新城市成了一代代焦作人的梦想。

  为提高中心城区防洪标准,改善空气质量,补充地下水源,打造生态景观,提高农田灌溉保证率,我市计划用3~5年时间,构筑“内部大循环,外部大连通”的城市水系。内部大循环,即通过工程措施,使城区六条纵向河道与南部的新河、大沙河、蒋沟河、引黄入焦干渠以及灵泉湖、东湖等河库交织贯通,营造滨河景观,构建循环的城市水系,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外部大连通,就是借助周边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南引黄河水进入城区,北蓄天上雨洪资源调节使用,西用过境优质地表水,共同汇入城市水系,使城区之水与外部之水有机贯通联系起来。引黄入焦工程将引来的黄河水、沁河水一路向北,送达大沙河,最后向拟建的东湖供水;正在建设的孤山湖水库、影视湖水库、龙寺水库、圆融水库也将通过渠系,将天上水、过境水送入城区。

  我市城市水系建设内容主要有三项,一是合理利用水资源,即拦蓄天上水,引来黄河水,留住过境水,补充地下水。二是兴建水利设施,主要建设“四廊六脉”“五库六湖”“东西湿地”等。三是建设生态景观,修建亲水平台,栽种花草树木,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我市城市水系规划范围西起中南路—焦晋高速公路,东至东海大道,北起影视路—焦辉路,南到济焦新高速公路,面积约214平方公里,规划总投资66.9亿元。通过整治城区河道,建设引水工程、调蓄工程等,最终形成“四廊六脉连山水,三环碧水泛轻舟,五库六湖嵌明珠,湿地生态现美景”的水系格局。

  “四廊”为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新河、大沙河以及蒋沟河等自西向东走向的四条河道,河道两侧高标准绿化后,形成城市四条绿色廊道。计划对36.6公里长的大沙河全段、18.5公里新河、蒋沟河城区9.9公里进行整治。抓好总长45.23公里、建设总投资约5.74亿元的南水北调供水配套工程建设。同时,抓好贯穿焦作东西城区段9.02公里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景观带建设,为城市增加公共绿地约230万平方米。

  “六脉”即城区自北向南流动的六条河道,自西向东分别为白马门河、普济河、群英河、瓮涧河、李河和山门河。规划对河道进行扩挖疏浚,围绕两侧绿色空间,布置多样性亲水设施,增强游憩功能,在部分河段实施漂流,形成优美的滨水空间。整治白马门河出山口以下14.3公里,整治普济河全长11.5公里,整治群英河全段8.68公里,整治瓮涧河全段8.39公里,整治李河全段8.36公里,整治山门河全段9.47公里。为城市防洪和南水北调工程安全,李河下游向西改线沿中原路东侧入新河,白马门河和普济河下游均改道,直接汇入大沙河。

  “三环”即新开挖怀庆河、山阳河、太极河、七贤河,连通沁泉湖、山阳湖、新河、大沙河。新开挖迎宾河、智水河,连通沁北干渠、蒋沟河和大沙河。通过以上新开挖河道,实现城区水系的相互贯通,打造“商业游憩环”“城市休闲环”“历史文化环”等城市亮点,承载景观空间营造、水资源调配、城市河道通航的重要功能。

  “五库”即打造灵泉湖水库、东湖水库、影视湖水库、龙寺水库、圆融水库。在承载引黄调蓄、农田灌溉、雨洪利用、水质净化、地下水补源、空气调节等作用的同时,兼具生态环境改善、景观营造等多重功能。规划在群英河出山口建设库容150万立方米的龙寺水库;在瓮涧河出山口处建设库容139万立方米的圆融水库;在普济河出山口建设影视湖水库,库容42万立方米。通过建设三座拦山水库,对山区洪水起到拦蓄调控作用,降低下游城区河道的防洪压力,保障城区防洪安全。同时,为应对超标准洪水威胁,在灵泉陂附近以及新河和大沙河交汇口分别规划灵泉湖水库和东湖水库,起到防洪灌溉、营造生态景观等作用。

  “六湖”即规划龙源湖、许衡湖、白鹭湖、武王湖、沁泉湖、山阳湖等,滞蓄洪水,兼具水资源配置、打造宜居环境等功能。

  “东西湿地”即借助河库建设,在城区西部建设许衡湿地、大沙河带状湿地,在城区东部建设武王湿地和白鹭湖湿地,达到调蓄洪水、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这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城市水系建设工程,它的建成能为我市城区形成150公里长的景观河道,新增水面1.8万亩,新增库容3500万立方米,在扮靓美丽焦作的同时,可为我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水资源支撑和保障。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