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辅仁怀庆堂制药有限公司
董事长朱永杰: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是企业加速发展的根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高新技术产品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2013年河南辅仁怀庆堂制药有限公司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投入科研经费1896万元,相对去年同期增长23%。2013年公司共培养初级职称人员35人,中级职称人员15人,高级职称人员5人,很好地完成了人才培养的任务。公司新购置了高效液相检测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红外吸收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细菌内毒素测定仪、不溶性微粒检测仪等国内外一流的实验检测仪器,价值300多万元。
截至目前,公司拥有国家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发明专利5项),国家级新药2项,国家重点新产品2项,国家中药保护产品1项,高新技术产品6项;另有32项研究成果通过河南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其中2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6项获得省工业和信息化成果奖,技术创新能力在省内同行业居领先水平,推动了河南省医药行业科技创新。
2.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王锋:科技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公司历来重视科技创新,取得丰硕的科技成果,近年来共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次,获省市科技进步奖100多次。目前公司申报专利261项,拥有有效专利170项,主持或参与国家标准制定25项。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联合开发等多种方式,打造风神科技创新平台,对风神轮胎研发中心实现多项规划:对研发中心工作内容进行规划,借助外力,在对世界先进轮胎公司研发中心充分调研基础上,完成风神轮胎研发中心规划案,五年内达到国内领先,接进世界先进水平;从产品设计能力、支持系统、评价系统以及产品设计过程所需的计算机软件等进行规划,分别形成各阶段产品设计能力的确保战略、产品设计能力支持系统的构建战略、各阶段产品评价系统的构建战略;新产品开发及性能改善,按生产一代(市场支持)、研制一代(技术突破)、储备一代(创新能力提升)部署,进行产品开发,打造世界品质、国际品牌,全速推进世界级制造。
3.焦作市明仁天然药物有限责任公司
总经理李青川:科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创新是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
近年来公司通过采用科技投入、科技创新、技术引进、人才引进等措施,使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公司计划通过产学研合作、扩大对外交流、做好技术成果引进、消化、吸收等工作,把企业做大做强。
公司每年用于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的经费均不低于当年营业收入的5%,2012年投入科研经费218万元,占销售收入的6.9%;2013年投入科研经费374万元,占销售收入的6.6%。近年来公司引进、消化、吸收缓释技术、微波杀菌干燥技术、一步制粒技术、热回流浓缩提取技术等新技术、新工艺10余项。成功开发无汽苏打水、六个柠檬等饮料;怀菊乌梅凉茶、地黄枸杞凉茶、大红枣饮料等功能饮料和夏桑菊固体饮料、凉茶固体饮料、金银花固体饮料等;人参鹿胎胶囊、海克胶囊等保健食品。3.1类新药非诺贝酸原料药及片剂、3.1类新药匹伐他汀钙原料药及片剂、中药6类新药热淋清咀嚼片等药品。
4.河南中轴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马海洋:始终坚持不断创新,大力推进技术进步,我们既高度重视抓好事关企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技术研发项目,同时群众性的技术创新活动也蔚然成风。
中轴集团十多年来靠着不断的产品研发和技术突破,在原本没有什么产品优势的基础上,目前已经建立起了以发动机凸轮轴、汽车锻件、轻量化专用汽车等为代表的在国内外具有领先优势的产业体系,成为全国机械工业500强企业、中国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汽车零部件百家优秀供应商、河南省双百企业。
中轴集团近年来承担完成了国家、省、市科技项目19个,通过省科技成果鉴定12项,国家专利授权153个,还成为了部分产品的国家标准制定者。中轴集团每年内部立项完成的技术创新项目都在300项以上,先后完成新型组合式空心凸轮轴、大功率发动机凸轮轴、轿车发动机凸轮轴、重型汽车半轴、汽车轴管、轻量化专用汽车、自动化成套锻压机械等大批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
5.河南佰利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韩健华:紧随产业发展方向,以科技创新支撑企业发展。
近年来,佰利联在“做强做优、行业一流”的战略目标指引下,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力量之本,动力之源。作为钛白行业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该公司顺应产业发展方向,将技术创新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对钛白产业链的延伸和拉长,依靠科学管理,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佰利联科技研发战略》和《人才强企战略》,搭建了科技创新平台和信息化平台,确立了产学研相结合、科技人才双轨制发展通道的技术管理模式,逐渐建立起具有佰利联特色的科技管理体系,走出了一条健康的、良性发展的道路,初步形成了具有佰利联特色的技术进步和创新体系,产业结构得到了明显优化,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被评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建立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河南省纳米材料产业化基地、河南省钛锆粉体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研发基地,2013年荣获焦作市科技创新能力百强企业第五名。
6.河南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董事长柴成雷:创新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是发展的动力,是成功的保障。企业要继续发展,真正走向成功,只有创新,只有深度创新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河南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是以生产阀控式铅酸储能电池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10年来,超威公司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在科学技术方面进行全面创新,使产品质量快速提高,企业规模快速发展。
超威人始终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核心,在国内首创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工艺,这一创新简化了极板水洗、干燥和电池补充电以及槽式化成的装片、焊接、取片等工序,使得整个电池生产过程中节省工业用水90%、工业用电35%,避免了酸雾、含酸废水的产生。同时,伴随着近两年一锅四机铸板机的革新使用、第四代一拖一分板线的使用、自动包板机和三合一铸焊机的使用,以及全自动打包线等新设备、新工艺的使用,使得公司人均日产能从2007年时的13只左右,到2010年的23只左右,到现在的40只左右。
7.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李世江:创新是一道没有穷尽的算术题,唯有耳聪目明、强闻博记、锲而不舍和人才合力,才能取得笑到最后的好成绩。
多氟多公司依靠科技创新的发展之路,从一个不知名的小企业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生产规模最大、技术创新领先的无机氟化工领军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取得丰硕的科技创新成果。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参与制定和修订国内外行业技术标准,赢得了市场话语权,发展主导权。申报国家专利190项,授权专利112项。主持制定、修订了50余项国家、行业标准,研制了冰晶石、氟化铝等国家标准样品。参与起草了我国无机氟化工行业准入条件。成为氟化盐ISO国际标准召集单位,为我国在无机氟化工领域赢得了话语权。在取得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其他行业降低了发展成本。公司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1项,国家火炬计划2项,国家重点新产品3项。拥有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等项目7项,河南省科技成果14项。
8.河南卓立膜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张铁雷: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有力支撑。
河南卓立膜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通过10余年的不断技术创新,已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专业研发生产厂家,建成了全球设计产能最大的热转印碳带(TTR)生产线和全球唯一的TTR专用BOPET双向拉伸薄膜生产线,并拥有国际一流的生产检测设备,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部分产品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公司的技术、工艺、装备、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代表我国烫印材料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近几年技术创新不断进步,成功创建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河南省烫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包装行业中国烫印材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烫印材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工业公共技术研发设计中心、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等,使公司有了更高发展平台,科技成果显著。目前累计拥有省科技成果28个,申请发明专利46个,已授权发明专利28个,主持制定行业标准7个,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10余个。
9.河南永威安防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任太平:对永威而言,科技创新贯穿于公司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各业务领域,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驱动力。
河南永威安防股份有限公司的创新管理工作以技术创新为主,兼以质量管理创新、生产管理创新, 2011年至今申报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外观专利6项,已获得授权专利12项;2013年“ 纳米纤维素增强高压装饰板”和“室外用高压装饰板”两个项目通过河南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在2009年公司被河南省科技厅、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联合授予“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的基础上2012年通过复审,每年新开展研发项目10个以上;2012年河南永威防火装饰板工程技术中心荣获“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称号;2011年,永威研发中心参与了行业标准《家具用高强度台面板》的制定,该标准即将发布。2013年永威研发中心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GB/T28995-2012《人造板饰面专用纸》已于2012年12月31日发布,2013年6月1日实施。
10.博爱新开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兼技术总监王坚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泉,没有创新就没有新技术、新产业,经济发展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新开源始终致力于工艺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工作,先后设立了公司技术研究中心、天津高分子应用研究所,从而跟踪世界技术动向、切实服务客户需要。公司自主研发的多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已获得13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明专利,此外,还有1项国际发明专利和1项国内发明专利已受理还未授权,多项技术成果达到了国内和国际领先水平。
近年来,新开源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中心被评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开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11年8月被评为“河南省水溶性高分子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个项目分别获焦作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两个项目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13年10月获“焦作市创新型示范企业”荣誉称号,多次获得焦作市技术创新先进企业、环保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11.焦作市科瑞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董事长姚光辉: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才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焦作科瑞森公司以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产品的经济性、环保性、安全性及系统集成研制开发了褐煤提质成套设备、带式输送机滚筒优化算法及参数化CAD系统、DTK二级破碎机、KRS型冷却输送机等20余项,其中12个项目通过了河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成果鉴定,均属于国内领先水平,多项研究成果获得焦作市科技进步奖称号,共申请专利23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目前已取得16项,公司的“奔流”牌系列带式输送机于2012年被评为“河南省名牌”,“奔流”商标被认定为“河南省著名商标”,并荣获“焦作市市长质量奖。”
面对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之间的合作,并且保持紧密的联系,积极开展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成为企业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依托,使产学研合作发挥最大作用,为科学技术的产业化提供良好的平台。
12.河南江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姜丰伟: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唯有创新才能将企业做实,企业才有发展的动力,才具备竞争力。
江河纸业公司技术创新研制的运行车速从800m/min到1000m/min、1200m/min造纸成套设备,在造纸装备研发制造领域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产高速造纸机的研制”,突破了车速达到1500m/min的成套造纸装备设计、制造、集成、运行等的关键技术,建成示范生产线,已于2012年9月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该项目的研制成功,使我国造纸成套设备制造水平跻身于国际先进水平,对研发更高车速以及更优性能的造纸装备具有良好的基础和独特的优势。
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71项,申报受理的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省级科技成果8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地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三等奖各2项,全国造纸行业节能减排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
13.焦作飞鸿安全玻璃有限公司
总经理王妍:科技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焦作飞鸿安全玻璃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企业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和专家委员会,并配备了先进的科研专用设备和优秀的技术人才。企业每年投入的科技活动经费占公司销售额的4.5%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009年被认定为“焦作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0年被认定为“河南省企业技术中心”。2013年,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的高新技术产品有:节能环保镀膜玻璃、双面印刷家电玻璃门板、低铁超白印刷钢化玻璃、金属滑道与一体式注塑搁架组合件、双面热反射镀膜玻璃、镜面度膜钢化玻璃、高温印刷家电玻璃门板等,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西门子、惠而浦、伊莱克斯和GE在中国大陆的主要玻璃供应商。截至目前,公司拥有国家专利15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外观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通过省科技成果鉴定9项,获得市科技进步奖5项,省科技成果奖2项。
14.河南中原吉凯恩气缸套有限公司
总经理王中营:在国际市场中博弈,我们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和体会是非常深刻的。科技创新是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加快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
河南中原吉凯恩气缸套有限公司是由英国GKN工业集团公司与中原内配公司为共同开拓中国及欧美高端大缸径气缸套市场,以市场合作、技术合作、资金合作的方式组建的,具有年产300万只大缸径气缸套的生产能力。
公司拥有先进的铸造设备,先进的机加工设备,世界最先进的计量检测设备,世界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具有与发动机同步研发能力。2007年通过了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8年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9年通过了中国船级社认证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与安全体系认证。公司拥有气缸套材质、加工技术、测试技术等方面的13项专利,其中一种铸造气缸套的表面处理工艺、一种珩磨砂条为2项发明专利和11项实用新型专利,并已经形成公司持续发展的核心技术。
15.河南省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薛德龙:科技创新在企业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企业战略的核心。
多年来,公司建立了行业最为齐全的科技创新平台,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认可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五大科技创新平台,同时在英国底特律、英国切斯菲尔德建立了海外研发分中心。在科技创新方面,公司始终引领行业技术进步,先后自主研发省级以上科研成果30余项,其中14项达到国际水平;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30项,其中国际专利申请1项,发明专利19项,经统计,专利拥有量占气缸套行业的65%;主持起草国家行业标准10项,为我国气缸套标准化体系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未来该公司将持续做好行业科技创新的引导者,为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做好活塞环、轴瓦等相关零部件的研究开发工作,力争在五年内将公司技术中心建成国际一流的内燃机摩擦副综合研发和试验中心,为发动机和内燃机零部件行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16.河南泰利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郭全太:科技是先导,创新是动力。只有不断追求科技进步,企业才能保持长足发展,只有持续坚持科技创新,企业才能实现跨越式前进。
河南泰利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前身是一个几个人的实用化工研究所,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创新发展,现已成为我国聚葡萄糖行业的领军企业和国际知名企业。企业取得的科技成果主要有: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承担省市科技攻关项目6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和申请专利3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项;获得省科技成果2项,省高新技术产品1项;获得焦作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其中最主要的是我公司先后研发出了聚葡萄糖、液体聚葡萄糖、高纯度聚葡萄糖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替代了国外进口,其生产工艺被授权为中国发明专利,并先后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还受国家质检总局委托,起草制定了聚葡萄糖国家标准GB25541-2010。
17.焦作市明株自动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总经理赵辉:诚信铸就品质,科技创造未来。
焦作市明株自动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2001年2月,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省变频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焦作市30高企业、焦作市创新能力百强企业,主要从事矿用防爆电子电器设备、工业自动化成套设备的开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坚持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敏锐捕捉变频器技术的最新动向。
科技发展是企业必须坚持走下去的道路,其中离不开政府科技部门的指导与帮助。相信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焦作市明株自动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一定会以一个更优异的业绩再创新高。
近年来,明株公司着力发展自主创新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3年,全年共申请专利41项,其中授权成功25项。目前,这些专利已经有一部分在逐渐转化为科技成果,应用到生产和研发中去。
18.焦作隆丰皮草企业有限公司
董事长王和平:只有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新技术、新工艺,以最小环境和能源消耗生产出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公司主要产品羊剪绒系列产品,拥有同行业加工的“世界冠军”之称号。产品技术拥有世界独一无二的“生态鞣制”工艺。产品通过“国际羊毛局”、英国“BLC”、德国“SG”、宜家等多项国际认证,95%以上产品畅销英、美、法、德等20多个国家。公司拥有一支具有20年研发经验的专业研发队伍和省级皮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公司今后的发展以“生产清洁化、设备自动化、产品一流化、品牌效益化”为目标,实现企业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升级。建立国家级皮草技术研发中心、院士工作站,加强与重点科研院校的合作,充分发挥院校智力技术优势实现互补,加强产学研多方面、多形式的合作,在研发过程中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的培训,加快知识的更新,保持公司科技领先的持续发展。
19.河南尚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卢红旗: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同时,提升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能力。科技创新,是我们发展的永动力。
河南尚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月,公司主导产品三氯氢硅,年生产规模为6万吨,是全国最大的三氯氢硅生产企业之一。公司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相继完成了多项三氯氢硅的技术提升研发工作,使公司在三氯氢硅合成和氯硅烷研究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2011年,公司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公司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先后被认定为河南省企业技术中心、河南省氯硅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9年以来,公司先后建立了市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焦作市三氯氢硅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氯硅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取得“精馏预塔顶轻杂质回收技术研究”等科研成果30余项。截至目前,公司共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科技成果的转化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达3120万元。
20.江苏平光制药(焦作)有限公司
董事长陈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整个社会尚且如此,对一个企业更是核心价值。
平光制药是以经营化学药品制剂为主业的制药企业,公司秉承着“为人类健康作贡献”的企业宗旨,不断奋发努力、开拓创新,研制出了一个又一个新产品,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规模不断壮大,由当初的一家生产企业发展成为拥有六家药品生产企业、一家药品批发企业、一家药品零售企业和一家贸易公司的大型医药集团,这些都和科技创新息息相关。
公司近几年先后引进了一步制粒技术、缓控释技术、微波消解技术、薄膜包衣技术以及固体分散技术等多项先进的制药新技术,并将此类技术应用于公司现有产品的生产以及新药的研发中。
目前,公司待国家局审批产品有2个,在研产品有3个,下一步计划与安徽省新星药物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开发一个国家1.1类新药——苯乙酸吡嗪脂类化合物,该品种为河南省首个国家1类新药。
21.河南兴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安民: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只有持之以恒地以科技发展为优先,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河南兴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事葡萄糖酸钠行业有近20年的历程,在这20年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科技创新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1995年开始创业时,公司年产能不过几百吨,随着市场的发展,公司的产能逐步提高,2000年5000吨,2006年1万吨,2009年1.8万吨,到现在已经突破年产3万吨葡萄糖酸钠大关,市场占有率达15%。
截至目前,公司在葡萄糖酸钠领域取得了《催化氧化法制取葡萄糖酸钠的工艺研究》等4项河南省科学技术鉴定成果,其中2项被焦作市人民政府授予焦作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外观专利1项。“XINGFA”商标被河南省工商局认定为河南省著名商标。参与制定了《葡萄糖酸钠行业标准QB/T 4484-2013》。2013年10月,被焦作市政府授予“焦作市创新型示范企业”称号。
22.焦作健康元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总经理林楠琪:科技创新是我们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帮助我们企业成为行业的“领跑者”,而不是“跟跑者”。
焦作健康元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工程总投资17亿元,员工1050人,是国内最大的医药抗生素——头孢类药品的母核7-氨基头孢烷酸(7-ACA)的生产基地。焦作健康元历来高度重视技术创新,每年研发经费投入超过3000万元,产品生产技术一直处在国际领先地位。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并建有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期与多家国外科研单位,国内知名科研院校(天津药物研究院、南开大学等)保持紧密合作关系。
近两年,焦作健康元成功实现了老产品生产工艺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的研发。公司保增长的有效途径是通过科技创新、扩大生产规模、加强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能力,提高公司的赢利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公司7-ACA达产后可实现年产2000t的规模,销售收入10亿元。D-7ACA达产后可实现年产200t的规模,销售收入1.2亿元。
23.河南千年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总经理孟祥哲:将科技创新的理念深入到每个员工心里,让员工觉得在这样的企业里面工作,有愿景感,荣誉感,自豪感。
河南千年冷冻设备有限公司始建于1996年,是集技术、研发、制造、施工服务为一体,主要生产、销售冷冻、冷藏设备等产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申请国家专利54项,拥有科技研发成果3项。近几年公司先后被认定为“河南省企业技术中心”“河南省速冻设备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河南省著名商标”“河南省名牌产品”。
目前,公司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级配搭并联机组,单机双级并联机组,变频控制并联机组,及成套制冷系统的废热回收利用和热气化霜,双螺旋速冻装置等产品,具有完善技术能力和规模生产能力。公司产品销售业绩连续多年稳居国内同行业前列,产品主要销往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新疆等二十余个省市和上百个地区,是三全、安井、双汇、云鹤等知名企业成套设备供应商。
24.焦作市华科液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董事长何贵新:企业发展的核心就是不断创新,就是要领跑企业产品所属领域的发展,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公司在过去的一年中收获颇丰:2013年正式科技创新立项项目4项,分别为《长寿命挖掘机液压缸的研制和开发》《数字液压动力包的研制和开发》《高速液压缓冲装置的研制和开发》《新型圆锥破碎液压系统的研制与开发》。由公司员工在生产过程中与客户沟通、适应市场的自主创新项目“一种转盘式自动压瓦机”“一种宽厚板校平机”“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高速液压缸”等,分别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目前,公司共拥有专利21项,正在申请专利6项,其中包含发明专利4项。
公司更加重视数字信息化与传统机械制造产业的结合,分别确定2014年科技立项项目“智能摆动液压缸的研制与开发”“高强度、长寿命液压缸的研制与开发的研制和开发”等新项目。
25.孟州市华兴生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董事长周立保:企业科技创新非大创新才是创新,企业要提高消化吸收后的再创新,以技术转让为基础,站在巨人肩膀上搞创新,提高科技含量和创新的层次。
公司自建立以来,一直以科技创新推动生产技术大改造为目标。通过近5年的努力,公司在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报和科技成果鉴定方面均有丰硕的收获。到目前为止,经河南省科技厅鉴定的科技成果达9项,成果包含的技术含量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授权的发明专利2项;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20项;承担了焦作市重大科技项目“L-苯丙氨酸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资助经费达200万元。现继续申请的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待鉴定的科技成果2项。在以科技创新推动平台建设方面,我公司拥有河南省博士后工作站,河南省生物基药用辅料工程技术中心等,同时与中科院微生物所、郑州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在生物发酵、有机合成方面有全面的合作。
26.焦作神华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总经理马新毅:按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加快公司特色产品的升级提档和产品结构的转型升级。
我公司注重同科研院所之间的协作,今年与中国矿业大学联合对鑫珠春公司在用的悬移支架进行的优化改造,开创了国内使用悬移式充填支架进行薄煤层开采的先例,该项技术在膏体充填采掘支护技术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与河南理工大、焦煤机电处联合,成功完成的国内首例超大型液压支架组装站的轨道运输整体转移地面模拟试验,填补了国内生产矿井超大型液压支架实现整体搬迁的技术空白。科研项目《千米矿井水灾抢险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薄煤层膏体充填工作面自移支撑式充填液压模板技术研究》和《超大型液压支架井下搬运和快速拆装工艺与装备的研究》获河南省煤矿安全生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7.焦作市景安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兼技术部部长宋娟: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和员工进步提高的原动力,也是企业不断做大关键所在,更是市场竞争和产品结构调整的需要。不创新,因循守旧,不进则退,终究会被市场淘汰。
近年来,焦作市景安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共开发了隔爆LED本安型光源灯具,DJC矿用防爆支架灯和JAFC-DIP粉尘防爆灯25种规格型号的新产品,全部投放市场;项目建设上,《年产20万盏隔爆型LED光源灯建设项目》是国家火炬计划,2012年被列入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项目,并给予资金支持;获得10个专利,其中LED光源灯9个,照明信号综合保护1个;公司自改制后,先后获得“焦作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焦作市高新技术企业”“焦作市创新型示范企业”和“河南省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及焦作市矿用防爆工程技术中心等荣誉称号。下一步公司将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加快发展的主要途径,持续进行新产品开发和技术进步。
28.焦作市迈科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刘大圣: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要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一方面要合理利用企业原有的技术资源,防止不切实际的“变革”和由此造成的浪费;另一方面则要努力为企业的生产经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收入。
创新需要理论指导和知识支撑,需要进取精神和科学态度。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必须具备技术创新的主体意识。
要开展技术创新,企业必须具有技术创新的组织系统、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
开展技术创新,要从企业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出发,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相结合。
企业在2013年成功取得了SD180.11(A)型单辊破碎机的研究开发、烧结机通轴柔性密封装置的研究开发两项科技成果,下一步公司将转变观念,树立全员创新意识、面向市场,结合实际开展技术创新、重视技术创新队伍建设,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9.焦作制动器(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董事长臧克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只有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才能使企业适应市场的变化,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焦作制动器(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系原国家机械部唯一定点生产制动器的专业厂家,主要生产销售“金箍”牌各类工业用制动器、风电制动器、汽车气动防抱制动系统(ABS)等产品,在技术掌握和开发领域居国内同行业之首。
公司生产的盘式制动器、兆瓦级风电偏航制动系统项目,被列入国家重点产业并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公司汽车气动ABS产业化被评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公司产品有6项获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奖,8项获国家级新产品奖、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和技术创新优秀新产品奖,11项被认定为河南省高新技术产品,获57项产品专利,制定行业标准6项。公司的“金箍”牌制动器产品被评为省名牌产品,“金箍”牌商标是国内同行业唯一中国驰名商标。
30.焦作市馨之源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赵俊炎:“务实诚信,求精创新”是馨之源公司的发展理念和不懈追求。
焦作市馨之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博爱县城南,是一家以生产纯天然香料为主,集科、工、贸为一体的中外合资企业,国际香精香料会员,亚洲最大的龙涎香生产制造商,年产50余吨香紫苏香料,总资产2300余万元,年产值近5000万元。馨之源公司在生产实践中,通过与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的专家合作,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持续不断地作相应的改进,大胆地尝试新方法、新工艺,经过创新研究在保证植物天然香气的前提下,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采用的分子蒸馏新工艺技术生产的龙涎香型香料具有了国际先进水准,主导产品香紫苏醇和香紫苏内酯先后通过河南省科技成果鉴定,并被评为“河南省高新技术产品”。独特的香味和纯天然成分,使产品投放市场后深受国外广大客户青睐,全部销往欧美发达国家,并且与世界香精香料行业前三甲奇华顿、芬美意、夏拉波建立了长期战略伙伴关系。
焦作市创新型优秀企业名单(20名)
31.河南省群英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31.河南鑫源食品有限公司
33.国药集团荣生制药有限公司
34.焦作铁路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35河南京华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35.焦作市弘瑞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37.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州分公司
38.河南飞孟金刚石工业有限公司
38.河南思可达光伏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40.焦作卓林数码材料有限公司
41.孟州卓伦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42.焦作市圣昊铝业有限公司
43.孟州市金玉米有限责任公司
43.河南平安种业有限公司
45.河南省孟州市奥森人造板有限公司
46.广济药业(孟州)有限公司
46.河南环宇石化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48.河南裕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48.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0.河南省豫电中原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
焦作市创新型
企业名单(51名)
51.焦作瑞丰纸业有限公司
51.河南大指造纸装备集成工程有限公司
53.焦作瑞塞尔盘式制动器有限公司
54.河南飞孟激光再制造有限公司
55.河南省大地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55.焦作市崇义轻工机械有限公司
57.焦作锦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58.焦作市万瑞轮胎辅料有限公司
59.焦作市润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60.焦作市森哥高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61.武陟县鑫凯新能源有限公司
62.厦工机械(焦作)有限公司
63.沁阳睿为视讯技术有限公司
64.焦作市巡返特种玻璃厂
65.河南艾芙帝食品有限公司
66.焦作华飞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66.河南长江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68.焦作市振林磁业有限公司
69.焦作市方便面厂
70.焦作市金鑫恒拓高温材料有限公司
71.河南三丽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72.河南宇建矿业技术有限公司
73.焦作市长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74.昊华宇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75.河南省淼雨饮品股份有限公司
76.焦作力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77.沁阳市驴老大食品有限公司
78.河南艺龙实业有限公司
79.焦作市三利达娱乐设备有限公司
80.河南省中原活塞股份有限公司
81.河南黄河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82.河南龙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82.河南东泰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84.河南兰兴电力机械有限公司
84.河南华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86.焦作市东星炭电极有限公司
87.焦作市河阳酒精实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