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柏生
本报实习生 宋伟宏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10多年来,每到这个季节,望眼欲穿的史金水都会精神倍增,忙碌不停,因为,他企业的主打产品——夜风牌蚊香迎来了生产销售旺季。
不过,近两年,史金水倒有些坦然,不再手忙脚乱,因为,企业的产品品种在不断增加,质量在不断提高,并且又开发生产了洗衣液等日化用品,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路上迈出了扎实的一步。
史金水是焦作市夜风日化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阳春三月,记者走进该公司,走进史金水的内心,深切感受到了这家民营企业和这位农民企业家的不懈追求。
逆境奋发,“夜风”驱蚊虫暖人心
52岁的史金水是被逼着搞企业的。
高中毕业后,不甘寂寞的史金水跟着乡亲们做起了加工榆树皮给蚊香厂供应原料的生意,可是好景不长,2000年,由他供应原料的那家企业破产,用几台设备给他顶了账。“那个时候当地有好几家蚊香厂都破产了,自己再要这几台设备干啥?不要吧,那也是钱啊。当时确实很犹豫。”现在回想起来,史金水仍然难以忘怀那时复杂的心情。
好歹自己有加工蚊香原料的手艺,何不拼一把?2001年,他和几名同事合作的企业开张,但是,由于设备陈旧无法严控品质,到2006年,他们的企业已经欠债达300多万元,其他几个股东无奈退出,史金水成了孤独的“败军之将”。
成功与失败只有一步之遥。痛定思痛,史金水仔细分析市场,分析质量,他甚至钻研到了1厘米蚊香的燃烧时间应在5分钟以内,一盘蚊香燃烧时间应控制在8小时以内。2007年,不甘失败的史金水再次顶住压力,向亲戚朋友筹借30万元,将停滞的项目重新启动起来,并在随后的两年间投入近40万元三次更新设备,改进工艺,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提升了产品质量,公司生产的夜风牌蚊香通过了河南省农药检定所和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验,远销江苏、广西、陕西、山西等地以及河南各地。“夜风”不仅驱散了蚊虫,也温暖了史金水那颗不屈不挠的心。
抓住机遇,产品升级产业转型
2011年,武陟县实施“八区”建设,陶封工业区就在自己的家门口。史金水抓住机遇,当年入驻陶封工业区,在县政府和西陶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夜风”又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新的环境要有新的气象,得益于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史金水信心倍增,不断钻研改进工艺,将蚊香由1个品种扩展到12个品种。2013年,他研发生产的畜牧蚊香为业内首创,填补了该项产品的空白,广泛适用于养猪场、养牛场、养鸡场等畜牧饲养,扩大了销路。同时,公司生产的蚊香也由传统的有烟到无烟,再到无烟无味、电热蚊香液,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夜风”不仅在品质上有了保障,也更注重健康、环保和清洁。
即便如此,史金水仍然有不小的压力。尽管他的企业是目前河南省唯一一家生产蚊香的企业,但由于蚊香季节性强,生产销售受季节影响。为此,他到南方求贤,帮助企业开发生产了洗衣液、洗手液、洁厕灵等家庭洗化产品,开辟了新的市场。
谈起这些年坎坷的发展经历,史金水颇多感慨:“老设备、老办法、老技术、老传统在市场的考验下都行不通,之前几家蚊香企业都倒在了产品质量不高上。企业要发展,不仅要把产品质量扎扎实实做到心里面,还要不断改进工艺,促进企业转型、产品上档升级,只有这样,才能站稳脚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