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城市瞭望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建设美丽焦作 打造宜居城市
图片新闻
城市管理呼唤“大城管”
我们的城,我们的家
莫让城管跳“独脚舞”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3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设美丽焦作 打造宜居城市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市领导孙立坤(左二)、张文深(左三)、原振喜(右二)、胡小平(右三)等检查我市引黄入焦水利建设项目。
  本报记者 刘 璐 摄
 
   

  本报记者 高小豹

  从沧桑岁月的风雨中来,从中华民族的文明中来,从水天一色的云层中来,从唐诗宋词的意境中来,奔腾不息的黄河水来了,源源不断流进了新建的引黄入焦干渠,流入城区大沙河,融入我市水系循环体系中,在山阳古城绘就了一副半城青山半城水的美丽画卷。

  城市水系事关城市生存和发展,具有提供水源、防洪排涝、涵养生态、休闲游憩等功能,是城市存在的命脉和基础,是城市发展的关键资源和环境载体。“市委、市政府下决心打造城市水系,就是要大力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赋予城市勃勃生机和活力。”市委书记孙立坤的话掷地有声。

  城市水系建设不仅要把焦作建设成行洪畅通的安全带、内涵丰富的文化带、风景秀丽的景观带、经济繁荣的产业带、人水和谐的生态带、滨水娱乐的休闲带,更为建设美丽焦作赢得了发展机遇。建设美丽焦作,就是要实现美丽乡村、美丽城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基础,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呼吸上新鲜空气、吃上放心食品,享有良好的人居环境,过上高品质的城市生活。

  如何加快美丽焦作建设,打造宜居城市,适应经济发展,给城市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城市管理的核心就是要为人民群众提供乐业宜居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环境,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落到实处,是实现焦作人渴望一个整洁、有序的城市生活梦的关键。近两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城市的建设投入力度,相继开展了南太行生态景观带和城市水系建设,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增强了城市发展后劲;新增一批绿地公园和街头游园,进一步改善了城市休闲生活环境;分3批对全市140多条背街小巷进行综合整治,从市民最关心、最直接、最需要的地方来改善民生。这些举措深受广大市民的拥护、赞成和好评。

  我市作为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虽然这些年来,城市发展有了较大进步,城市面貌不断改善,城市形象不断提升,但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城市交通堵、环境差、广告乱、秩序散的问题依然突出。

  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文深说:“城市管理水平是一个城市综合承载力、公共服务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城市开放理念、文明程度、文化品位和社会公德意识的综合体现。”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市城管局确立了构建大城管格局、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工作思路,以户外广告、市容秩序、建筑垃圾、市政设施、背街小巷5个专项整治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我市城市管理水平。

  一流的城市建设必须有一流的城市管理,一流的城市管理必须有一流的管理手段,建设看实力,管理靠能力。“建设美丽焦作,打造宜居城市,焦作要由过去的小城走向大城,工作重心将更多地放在城市管理上。”副市长胡小平说。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就让我们携手起步,一起探索从“黑色印象”转变为“绿色主题”后的新焦作在资源枯竭之后加强生态建设、打造美丽城市的发展之路,聆听在城市管理、城市建设、城市发展中的一个个动人故事,记录下焦作在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中的辉煌历史。

  “可以预见,一个泛舟河上、人水相依的宜居之城,一个碧波荡漾、河清水秀的中原明珠将展现在人们面前,到那时,焦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孙立坤早已为我们描绘出美丽焦作的美好未来。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