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小豹
商贩占道经营致使道路不畅,行人有意见:城管都去干啥了?城管人员规范市场并对非法流动摊点进行整治,围观者有意见:干吗欺负弱势群体,摆个小摊养家糊口容易吗?沿街门店将摊位摆在店外经营,市民有意见:我们的城市咋管理的?一声声责备,让城管人员在承受工作压力的同时,还要承受来自社会的不理解和冷眼,甚至谩骂。
如果说仅仅是治理流动经营、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的工作不能尽善尽美,城管人员的委屈或许还能自解。当人们对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城市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时,城管总是显得力不从心——建筑垃圾沿途抛撒、道路随意开挖、路边麻将摊大煞风景……诸此种种,一些超越职权而又貌似与城管相关的工作,因为城管“名声”不好,自然背负了沉重的责任。
城管,作为一个城市的“管家”原来也有困惑!3月10日、11日,记者对我市城市管理工作进行走访调查,深刻感受到在新经济形势体制下,城市发展呼唤“大城管”的声音。
【城管的尴尬】
“城市是我们的城市,如果一个城市不进行管理,谁想在哪里摆摊就在哪里摆!我们的城市会是什么样子。”山阳区城管局办公室主任李向魁说,“然而,实际工作中,因为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城管体制不健全,城市管理工作常常面临困境。”
10年的城管工作经历,让李向魁感受最深的是执法难。一次,有人举报焦东路一饭店店外经营,他们前去执法处理时,饭店负责人诉说有卫生单位前来检查,根据要求,饭店大厅内应摆放整齐,为应付检查,他们只好将多余的桌椅摆到了人行道上。“单就对一个饭店的管理,城管仅仅对其店外经营行为进行治理,而店内的要求则由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商等部门完成。检查现场,我们也发现该饭店店内面积确实有限,如果在其营业前就进行规范管理,严格审批手续,或许就能减少这样的尴尬。”李向魁说。
“城管,说是一个城市的‘管家’,可我们真管不了那么多。”山阳区城管局副局长李建雷说,譬如,路边摆的麻将摊,城管人员一清理,他们就搬进小树林,此时的管理权限转移到园林部门,城管只能是望林兴叹。建筑垃圾沿路抛撒,就牵涉环卫、交通、市政、住建等多个部门。
“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体量迅速扩大,但城市管理水平却没有大的提升,问题有许多。”市城管局党委书记、局长杨廷中自曝家丑,直言不讳地说,“城管体制机制不顺,综合协调指挥机制缺失,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大城管格局。城管部门自身管理粗放,缺少解决城市顽瘴痼疾的长效机制,管理模式依然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层面。同时,支持城管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交通堵、环境差、广告乱、秩序散,城市亮点缺失,整个城市管理水平在低层次徘徊。这些都是城管发展遇到的难题。”
据介绍,我市目前的城市管理现状是:户外广告过多过滥,门头招牌设置杂乱,夜景亮化乏陈亮点,城市形象不佳;占道经营现象多发和易反弹,屡禁不止;市政道路施工改造管理不规范,既污染环境又影响道路畅通;建筑渣土管理混乱,污染城市环境;数字城管接地气不足,实际应用效果差。“这些,远远超出了城管的职能权限,只有多部门高位协调,才能更为科学、长效地管好我们的城市。”杨廷中说。
【城管的脸悄悄在改变】
每天7~22时,市民总能在大街上看到城管人员的身影,他们在一些重点路段、摊位前巡逻,有的为了规劝一些摊主按要求开展经营活动,有时在这些摊位前一呆就是几个小时。这,就是城管在去年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
去年以来,我市实施了民主路、丰收路、普济路、山阳路4条城市精品管理路创建工作,市城管局对市容秩序、环境卫生、户外广告、市政设施、扬尘污染等实施战役式专项整治,实行管理人员定岗、摊点规范定位、经营时间定时,确保每天的市容常态化管理。治理背街小巷更是关系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城管部门牵头联合城区和相关部门采取了多方筹资、定期督导、报纸公示、群众参与、及时通报等措施,先后安装路灯417盏,规整零乱线路20152米,修建道沿石1965米,更换下水盖板和水蓖978个,改造公厕24座,种植行道树149棵,绿化2755平方米,圆满完成了全市第一批76条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基本实现了市委书记孙立坤实地检查时提出的:“背街小巷整治事关群众生活质量,一定要高标准整治,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满意工程”的工作要求。
曾几何时,城管似乎就是粗暴执法的形象代言人,“城管打人了!”引发的是一片口诛笔伐,一句“城管来了”,给人们的是惊恐和愤怒。究竟是谁让城管背上了这个恶名?
“老实说,城管的形象确实因部分执法人员素质低下,在执法中手段粗暴引起了群众的不满。同时,城管自诞生那天起就与小商小贩打交道,因其对城市规范管理多有不解,特别是个别商贩贪图私利而非法经营,面对城管的规范管理顽固抗法,此时城管的执法就被误读为欺负弱势群体并被媒体放大,也给城管抹了黑。总体来说,城管执法手段单一,甚而粗暴执法是造成城管形象下滑的主要原因。”杨廷中说。
“城管也在努力创新执法手段,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杨廷中说,“扭转城管形象,建立大城管格局,是破解未来城市管理的有效手段。”
【城市管理的理性思考】
当前,我市上下正在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转型示范市建设,全力打造美丽焦作,这就要求我们的中心城区进一步提高综合承载力、公共服务力和综合竞争力,提升城市品位、激发城市活力。
“谁说城管和小商小贩是天生的冤家?城管和小商小贩一样,都是为了城市生活有序、繁荣的重要元素代码。”杨廷中说,“小商小贩大多来自企业下岗职工、失地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的家属。他们为了扛起生活的重担,自谋出路、自主创业,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开展自救,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在城市管理中,我们更应该对他们多一分厚爱、多一分关心。”
都说城市管理“三分靠建,七分靠管”,其实,城市管理说到底就是要科学管理、规划管理、综合管理、优先管理。“小商小贩是个宝,就是不要随便跑”,这句出自一位区城管局局长的顺口溜,充分说明了城管工作科学统筹的重要性,而要实现对商贩非法经营从“堵”和“疏”的管理,就要在城市管理中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多部门协调处理。同时,在城市基础建设时,要提前管理,综合考虑规划城市功能建设,农贸市场、居民社区等进行合理布位,给商贩预留经营位置,给群众规划生活环境。
“作为城市管理的主管部门,市城管局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解决目前城市管理现状的重任。”杨廷中说,建立大城管格局,就是要形成“高位协调、权责明确、通力协作、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逐步理顺综合执法机制。
【走向“大城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整合执法主体,相对集中执法权,推进综合执法,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理顺城管执法体制,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指明了城市管理应逐步实行综合执法的方向。
目前,我市还不是综合执法试点城市,涉及城市管理职能的有城管、公安、环保、工商、交通、规划、园林、食药等部门,如何在此基础上发挥城市管理的综合效能,已成为有识之士共同思考的话题。
“数字化城管平台是构建大城管格局的有效载体。目前,我市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按照市财政投资计划已初步完成,必须尽快发挥该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和效能,把相关职能部门城市管理的职责整合到数字化城管平台,通过数字化城管指挥系统,从发现问题、派遣督导处置问题、考核问题的解决效果等方面,做到及时、准确、高效。”杨廷中说。
对此,有人建议:对于城市管理中久拖未决的老大难问题,由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组织召集有关职能部门出谋划策、共同研究、对症下药,制订执法预案,展开集中整治,在取得成效后,共同做好长期巩固工作,使此类问题不再发生;对城市管理中新出现的问题,数字化城管指挥系统按照职责分工及时派发到相关职能部门;对涉及多个部门的问题,分别派遣到各个部门,并明确牵头单位,展开联合治理,限期解决并跟踪督办和考核,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在目前情况下,将具有城市管理职能的政府职能部门,切实拿出一部分人力、物力、财力,有专人、资金、执法工具做保障,在实行‘大城管’综合执法集中解决城市管理顽疾时,确保这一部分人员和车辆有时间、按要求参与行动,这样既能保障这些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够非常熟悉地了解相应问题,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更好地解决出工不出力、出工不出效等现象,又可使城市管理相对综合执法在我市找到出路,并落到实处。”杨廷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