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市领导和人大代表一起审议
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财政报告
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大会
市领导参加政协分组讨论
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
主席团举行第二次会议
图片新闻
两会导读
人大代表分团审议计划财政报告
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
主席团举行第二次会议
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
政协委员分组讨论计划财政报告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3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
—— 代表委员热议我市“十大建设”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许伟涛

  面对转型这样一个相对抽象的理念,任何一个地方的转型发展都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

  由是而言,焦作选择旨在增强基础支撑能力、构筑转型发展新优势的“十大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切入点,无疑是找到了一个事关全局的突破口。

  其实,对于善于谋势、借势的焦作而言,“十大建设”更像是转型发展、科学发展重大战略的延伸和拓展。不信你看,包括铁路建设、公路建设、能源建设、水系建设、生态建设、信息化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产业集聚区、教育事业、文化体育事业、开放型经济的“十大建设”,涵盖了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基础设施、民生建设等方方面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全市项目建设的行动指南。

  更重要的是,总投资831.7亿元的“十大建设”具有投资量大、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显著特点,对拉动消费、带动就业、培育可持续竞争力,对聚合资金、技术、人才和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对增强资源配置的规模效应和倍增效应,具有重要作用。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十大建设”不仅是焦作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承载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和美好愿景,更是出席焦作两会的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共识。

  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会场,很多代表委员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快速推进、成效明显的“十大建设”。也许,一切才刚刚开始。但“十大建设”,却已经深刻影响了当前。陈桦代表目光独到,且一语中的:“十大建设”就是焦作整个转型发展的“升级版”——水系建设是城市建设的升级之作,铁路建设是铁路运输的升级之作,能源建设是电力工业的升级之作,生态建设是环境保护的升级之作,信息化建设是城市管理的升级之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产业集聚区10亿元以上项目建设是工业经济的升级之作,焦作海关及综合保税区物流园区建设是对外贸易的升级之作,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暨全民健身中心建设是文化体育事业的升级之作……

  而作为来自企业界的代表委员,则更关注“十大建设”为焦作转型发展所积蓄的澎湃后劲。孟祥哲代表说,在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大、电力需求减少的背景下,焦作大手笔布局能源建设,可谓高看一眼、先行一步。

  “十大建设”的精彩肯定会延续。这一胸有丘壑、谋划高远的大手笔,必将会影响更长远的一个时期。对此,陈志强委员说,只有当能源需求旺盛与供应不足的矛盾凸显,或是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匹配时,作为基础行业,能源建设才会显得尤为紧迫。随着环保政策的日趋收紧,无法达标的小型供热锅炉将逐步关停,到那时焦作的能源建设所积聚的强大后劲定会得到释放。

  冯志坚代表说,“十大建设”不仅有力推动着现有经济业态的发展,同时也借助新的城市建设孕育着新的经济业态。焦作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配套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吸引企业向园区入驻、项目向园区集中,充分发挥了园区的集聚效应和带动作用。如今,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产业集聚区已成为焦作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主阵地,成为焦作新的经济增长极。

  李芳菲委员说,“十大建设”还是焦作推进城市转型、引领现代新生活的抓手,必将有力推进焦作城乡共联动,城市得转型,功能更完善,惠及大民生,从而实现人民生活更美好的美丽梦想。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十大建设”,事关长远。我们相信,只要保持超前的意识和决策,时时超前谋划,事事敢于领先,待到“十大建设”成功之时,我们一定会看到焦作转型发展、示范全省的美丽身影!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