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焦作新闻/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美丽家园 幸福修武
开展践行群众路线集中学习活动
转型中提升 攻坚中跨越
深入基层 切实关注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发展为民 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图片新闻
武陟县远程教育实行“私人定制”
修武县住宅物业
管理工作受表彰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3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转型中提升 攻坚中跨越
—— 《武陟县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上)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主要荣誉

  2013年,武陟县先后获得中国黄河文化之乡、中华慈善奖、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省“十快”产业集聚区第二名、对外开放先进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红旗渠精神杯”、平安建设先进县、“双拥”模范县等20多项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

  主要成就

  ——经济发展持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13年,该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49.8亿元,同比增长1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2亿元,同比增长2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9.4亿元,同比增长1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661元,同比增长12.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409元,同比增长12.4%。发展效益实现同步提高,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5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税收完成5.4亿元,同比增长19%。

  ——发展后劲显著增强。该县坚持“亩产论英雄”招商理念,绘制主导产业招商图谱,开展招商引资“百日竞赛”活动,分批组织外出集中招商,2013年共引进1亿元以上项目111个,瑞光彩印包装产业园、黄河粮油机械产业园等17个10亿元以上项目落户武陟;坚持“七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建立政法部门班子成员分包重点项目施工环境责任制,磨料磨具产业园、广州车邦汽车用品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快速推进,国药容生医药产业园、辅仁医药产业园、郑州日产东辰汽车产业园等建成投产,为该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城乡建设全面提速。该县规划体系日趋完善,建成投用城市规划展览馆;编制了龙源路街景设计、城市供排水、詹店新区供排水等专项规划。同时,该县全面加快“八区”建设,中心城区带动能力明显增强,2013年实施了5个重点区域的和谐征迁,全面改造了小徐岗、农信大道、三条龙等入城口,覃怀公园、仰韶公园等建成开园,城区新增绿地47万平方米,“1357”工程基本完成;木栾新区“两横一纵”道路建成通车,全民健身中心开工建设;建成第二污水处理厂,启动了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实施了白马泉引黄入武工程,为打造城市水系奠定了基础。另外,畅通武陟建设成效显著,迎宾大道南段、文化路东段拓宽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木栾大道全线贯通,武西高速桃花峪黄河大桥竣工通车,郑焦城际铁路建设快速推进,詹泗路改线、郑云高速等工程全面实施,新修改造道路36条、191.2公里;规范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18个在建社区已建住宅楼91栋;全市率先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城市管理更加科学、精细;以“美丽武陟”建设为载体,扎实开展了整洁行动,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2013年,该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45.5亿元,同比增长15.5%。企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斯美特获中国驰名商标;江河纸业公司成功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县省级以上企业研发平台达25个;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11家企业跨入全市科技创新能力百强行列,居全市第一位,连续4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企业上市取得突破,飞鸿安全玻璃等6家企业与中介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正式进入上市准备期。产业平台支撑有力,产业集聚区引进1亿元以上项目48个,入驻企业达206家,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分别完成销售收入30亿元、180亿元;詹店新区5条道路建成通车,在建10亿元以上项目4个,入驻企业达42家;城北重工业区承接老城区搬迁企业16家,其中10家已建成投产。

  ——现代农业加速发展。2013年,该县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5万亩、旱涝保收田1.5万亩,创建粮食高产万亩示范方、千亩丰产方和百亩攻关田各20个,粮食总产达55.27万吨,实现十一连增。强力推进特色农业园区建设,实施了涵盖农业各个领域的12项农业示范工程创建工作,全年新建精品杂果基地8000亩,发展苗圃4500亩、莲藕4000亩、蔬菜4273亩,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达7.5万亩,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2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培育国家级示范合作社6家,发展专业合作社联社3家;新建家庭农场30家;全县流转土地25.9万亩,占家庭联产承包经营面积的51%。

  ——第三产业日益繁荣。该县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嘉应观景区黄河风情大道、生态停车场建成投用,游客服务中心开工建设,引进实施了河南众慧欢乐世界和鑫居休闲观光农业园项目,2013年五一长假实现旅行社团“零突破”、十一长假接待游客人数突破5万人,创历史新高;妙乐寺塔景区完成核心区绿化、硬化工程,启动建设寺庙区四座大殿;成功举办了黄河文化与妙乐寺高端论坛,对外影响力显著提升;青龙宫和商村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商贸业提升发展,引进建设了万佳汇商贸博览城项目,特色商业区发展规划获省批复;全县电子商务和网上购销完成成交额达3003.4万元。交通物流业迈出新步伐,焦作东站升级改造项目已上报国家铁路总公司;豫北地区大中型客货车驾驶人考试基地建成投用。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成功举办了政银企农对接会和中小企业产品推介会,各项贷款余额达71.31亿元,较2013年年初新增16.52亿元,均居六县市第一位。

  ——民生质量显著改善。该县统筹财力实施了20项道路、20项城建旅游、20项民生实事和20项强农惠农4个“二十大工程”。 2013年,该县民生支出15.8亿元,占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4.9%。开工建设公租房1846套,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1.4亿元。启动了老年公寓和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建成10所农村慈善幸福院;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持续提高。发放全民创业担保贷款2亿元,扶持带动就业8126人。新建7所公办幼儿园;成功引进了郑州交通职业学院,升本工作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完成了妇幼保健院和第二人民医院整合工作;县人民医院迁建和精神卫生医院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建立了安全生产例会制,完善了“打非治违”长效机制,明确细化了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管责任,持续开展了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安全形势平稳向好。 冯振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