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凯明 赵银岷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雾霾的肆虐,人们对健康、绿色、环保、低碳越来越关注。如今在焦作,越来越多的“走班族”选择以步代车出行,越来越多的“拼车族”引领出行新风尚,越来越多的“骑行族”开始倡导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
这些文明及良好习惯的养成,不仅缓解了交通压力,而且对美丽焦作新环境的改善尽了一分力。
【记者调查】
2月5日8时许,记者碰到了在某机关单位上班的小韩,他正以步代车向单位赶。“与开车相比,这样的方式既低碳环保又经济安全,还能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呢?”提及步行上班的好处,小韩娓娓道来。同小韩一样,越来越多的上班族选择绿色出行。记者在市人民广场看到,很多在机关上班的工作人员,或是三两搭伴,或是一人前行,纷纷选择步行上班。记者采访了其中一位步行上班的市民,他告诉记者:“虽然走路上班只是一种方式,但同时也是一种减压的方法,还能锻炼身体。”在阳光大厦上班的网友【梦醒春天】已经坚持步行上下班快一年了,从他家到单位大约需要20分钟。“我是‘走班族’的忠实践行者,这不仅能培养我们健康、豁达的生活态度,还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状态。尤其在目前交通压力大、雾霾天严重的情况下,步行上班是最好的一种方式。”体会到步行好处的他乐滋滋地说。
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路人,其中有3位表示步行上下班,有4位表示偶尔步行上班。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是步行上班的主力军,而且这种健康、环保的交通方式也在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接受。
除了步行上班之外,还有很多热心网友及市民选择骑车上班。“我很久没有骑自行车了,刚参加工作时买过几辆自行车。但是随着购车热的升温,我也购置了私家车,出行都是自己开车,自行车也就丢在了一边。后来,我发现开车不仅容易堵车,而且还会污染环境,于是又开始骑自行车了。现在我们单位越来越多的人觉得,上下班骑自行车确实好处很多,不但节约了开支、节省了时间,而且低碳、节能环保。”某学校教师王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阳庙镇上班的刘佩,去年10月开始和几名同事一起拼车上班。两三年前买了小车后,除了在镇里值班晚上不回家外,每天都开车上下班。和刘佩同住市区的两名同事觉得,与其各自开车上下班,不如三人合起来轮流开,每人一星期,这样不但省油钱,大家在路上还能聊聊天。三人一拍即合。每天7时10分,在固定的地点准时出发,三人只开一辆车。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我市不少上班族或为了在路上能有个伴,或为了分担路上的费用,无形间就形成了拼车的默契,拼车上下班、拼车接送孩子,成了很多市民的出行首选,在方便、经济自己的同时,也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
除个人之外,很多单位也在积极倡导和践行文明健康的出行方式。记者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采访时发现,局领导上下班几乎都不坐公车,选择公交或是步行。该局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年我们都会向政府各机关和单位发出倡议,号召广大机关工作人员节约环保,而且还搞了一个‘节能周’活动,包括停开一天车,倡导大家平时尽量不开车或是少开车,选择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现在在我们局,骑车出去办事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大家都在积极践行。”
【相关声音】
为什么要倡导环保绿色的出行方式?开车到底有什么危害呢?记者就此采访了市环保局监察支队的薛飘。薛飘说,车水马龙的大街小巷,一股股浅蓝色的烟气从一辆辆机动车尾部的排气管喷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汽车尾气。在车辆不多的情况下,大气的自净能力尚能化解汽车排出的毒素。但随着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交通拥堵成了家常便饭,过多的车辆带来的汽车尾气更是害人不浅。
汽车排放是指从废气中排出的CO(一氧化碳)、HC+NOx(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PM(微粒,碳烟)等有害气体,它们都是发动机在燃烧作功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废气中含有150~200种不同的化合物,由于汽车废气的排放主要在0.3米~2米之间,正好是人体的呼吸范围,对人体的健康损害非常严重,其中对人危害最大的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及固体悬浮颗粒物。
记者就此还采访了河南理工大学人文政法学院张付领教授。张付领谏言,目前我市的交通在高峰期时出现拥堵现象,加之雾霾天气较为严重。因此,如果广大市民可以选择除开车之外的其他交通工具出行的话,一定会对上述两种情况有一定的缓解。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低碳绿色出行一定会蔚然成风,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市民能够参与进来。
【网友热议】
网友【书海听涛】:低碳、环保出行,天空一天比一天更蓝,我们的身体一天比一天更健康。自行车是我们低碳环保生活中的重要交通工具。
网友【好帅的爸爸】:过完年后,我就决定骑车上班了。我骄傲,我是低碳环保一族。
网友【自然之美】:亲们,焦作的碧水蓝天有你有我也有他,美丽新焦作,咱们每一个市民都是创造者,为了焦作的天更蓝、水更绿,出行一定要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