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政府工作报告
法官周末察民情
省委组织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检查公告
品牌蔬菜助农富
导 读
焦作:转型发展为民生
市工商联十届三次执委会议举行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3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品牌蔬菜助农富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原文钊

  本报通讯员 王 琼

  “大家先坐会儿,这批货比较急,马上就装完了。”3月28日,记者来到马村区待王街道西孔庄村丰绿蔬菜种植合作社,西孔庄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理事长张哲一边与记者打招呼,一边忙着指挥社员们将一包包芹菜装车。

  “早听说您种的菜不愁销路,今天一看果然如此,您有啥诀窍?”“诀窍谈不上,就是质量好、信誉好,大家吃起来放心,品牌越来越受消费者认可了。”放下手中的活儿,张哲和记者聊了起来。

  丰绿蔬菜种植合作社在我市众多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名气不算太大,但其生产的田中虹牌无公害蔬菜在我市的蔬菜市场大名鼎鼎,尽管价格比一般蔬菜贵了些,但照样供不应求。“现在生活水平高了,只要蔬菜的品质有保证,大家伙儿都不差钱。”张哲说。

  在该合作社成立之初,张哲就一并注册了田中虹牌无公害蔬菜这个商标。为了保证品牌的含金量,该合作社定期邀请农业专家讲解蔬菜种植技术,还投资近1万元购进了杀虫灯和智能化农药残留综合检测仪设备,随时检测菜农上市的蔬菜,确保蔬菜的品质和质量安全。

  正是因为弄清楚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号准了市场的脉搏,西孔庄人在张哲的带领下,由过去只注重数量转变为现在的注重产品的标准化、专业化和市场化,从产地做起,确保品牌的含金量。目前,全村共建蔬菜大棚82座,每座大棚年收益在1.5万元以上,生产的蔬菜被国家农业部审定为无公害农产品。①2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