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焦作新闻/ 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改造7个小区供电线路
孟州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序推进
胸怀“三大梦想” 实现“四个率先”
百字新闻
山阳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铺开
项目带动开辟发展新天地
山阳国土资源分局“四个全覆盖”落实土地巡查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4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胸怀“三大梦想” 实现“四个率先”
—— 《孟州市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上)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亮点一】综合实力

  2013年,该市按照“城市带动、产业支撑、农业提升、民生改善”的总体思路,以“好中求快”为总基调,以“四个十大建设”为总抓手,拼搏进取,铸就了孟州建设“千亿园区”、晋升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跻身全国百强县(市)“三大梦想”的全新平台。

  【链接】

  ——该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5.1亿元,同比增长12.2%;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11亿元,增长22.8%。

  ——该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9.1亿元,增长12%。

  ——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326元,增长12.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852元,增长12.5%。

  【亮点二】发展优势

  该市按照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的要求,全力以赴加快建设,平台实力、城市实力、产业实力实现了持续提升。

  【链接】

  ——投资17.1亿元,先后实施基础设施项目14项,德众公共保税物流中心成为全省第二家国家级保税物流中心,产业集聚区成功跻身全省十强。

  ——围绕“一轴三区”城市格局,投资6.2亿元,实施城建基础设施项目12项。

  ——新建续建投资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53个,汽配、生物化工两个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198亿元、169亿元,循环经济、港台、电镀、皮毛等4个园区建设加快推进,石化园区获得上级正式批复。孟州高新区“一区多园”发展特色更加鲜明,销售收入、增加值、税收分别完成504亿元、63亿元、5.2亿元,分别增长30.5%、30.8%、23.8%。

  【亮点三】产业结构

  2013年,该市坚持增量扩充和存量调整“两手并重”,开放带动与自主创新“双轮驱动”,持续调优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实现了同步推进、协同发展。

  【链接】

  ——工业转型步伐加快。深入实施“36833培育工程”和“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工程”,组织申报重大科技项目38项、高新技术企业3家和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建成了河南省首家羊剪绒加工技术院士工作站,18家企业入围“焦作市科技创新能力百强”,中原内配、金山化工成为全省百强,隆丰皮草、华兴生物等5家企业入选焦作30强,飞孟金刚石、三丽电源等4家企业入选焦作30高。

  ——对外开放活力迸发。2013年引进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224个,实际利用市外资金142.7亿元、外资6850万美元;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7.26亿美元,其中出口4.13亿美元,连续9年居全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市第一位。

  ——现代农业提速增效。围绕构建“30万亩大粮仓”和培育现代农业“十大集群”,建成万亩示范方2个、千亩示范方8个、百亩示范方6个,实施农田水利工程18项,新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9个,新发展农业产业基地6家,全市土地流转面积总计达到20.2万亩。

  ——旅游开发强势开局。依托孟州“一文一武一美一仙”的历史文化和太行山余脉的独特生态资源,完成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启动了韩愈文化产业园等一批特色旅游项目。

  【亮点四】城乡建设

  2013年,该市以“十大工程”为重点,积极运作城市资源,加快推进开发改造,城市发展迈上了更高平台。

  【链接】

  ——城市开发如火如荼,新上、续建开发项目11个,总建筑面积达122万平方米。全市新增高层建筑50余栋,超过了前10年的总和。

  ——新型社区成为亮点。规划启动了“十大社区”建设,建成社区住房32.6万平方米,1838户农民实现了进城梦。长店社区获得国家“二星级绿色建筑标识”,成为全省新型社区的示范工程。

  ——人居环境更加舒适,全市林木覆盖率、城市绿地率分别提升至24.4%、32.8%,通过了省级卫生城市复核验收。

  ——城市引力不断增强。按照新型城镇化“一基本两牵动”的原则,开工建设了一批公共基础设施,启动多项文体设施建设,全年房产成交量达到2018套,同比增长105%,城镇化率提高至43.01%。

  【亮点五】民生实事

  2013年,该市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先后投入7.6亿元,实施了一大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链接】

  ——民生保障不断增强。在全省率先实施了高中阶段全免费教育,在焦作率先按全额工资12%的标准为公职人员缴纳了住房公积金,落实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提高了城乡低保标准和环卫人员工资待遇,启动了文公新苑社区、愈湘公寓等一批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等。

  ——办理实事扎实有效。2013年该市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高考一、二本上线率增幅均居焦作六县市第一位,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圆满完成;“先住院、后结算”诊疗服务模式实现全覆盖,新农合就医补偿封顶线提高到20万元,全市60岁以上老人享受到免费体检;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772万元,新增城镇就业7253人、困难人员再就业826人、劳动力转移就业17213人等。

  【亮点六】行政效能

  2013年,该市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职能和作风持续转变,效能和水平明显提升。

  【链接】

  ——行政行为更加规范。下放精简行政审批项目138项,精简率达45%,实行了副市长向人大报告工作制度。

  ——机制体制更加完善。探索推行了高新区管理体制创新,设立了财政、环保、国土、科技、国税、地税等8个职能分局;健全完善了目标考评体系,实施了分级分类考核制度。

  ——要素保障更加有力。五大投融资公司保持高效运转,鑫桥投资管理公司正式开业运营,新三板上市、区域集优债发行等工作快速推进,全年融资达52亿元,成功进入全省首批“人地挂钩试点市”。

  赵春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