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董柏生 通讯员何京辉、张新草)近日,记者参加武陟县第十一届企业用工及人才招聘交流大会,并综合近几年参加招聘交流大会采集到的信息,发现一些可喜的变化。
本土企业渐唱主角。2010年,该县举办企业用工及人才招聘交流大会,县内企业占到参会企业的72%,提供岗位数占总岗位数的30%。2012年的企业用工及人才招聘交流大会,县内企业占到参会企业的96%,提供岗位数占总岗位数的84%。今年的企业用工及人才招聘交流大会,县内企业占到参会企业的93%,提供岗位数占到了总岗位数的86%。
新增就业创业人数逐年递增。2010年新增就业7253人,2011年新增就业7398人,2012年新增就业7620人,2013年新增就业7875人。2011年之前,该县累计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2亿元,2012年达到1.3亿元,2013年达到1.99亿元,惠及全县2963名创业者。
不仅仅是岗位多了,工资待遇也提高了。“2011年时,县内企业人均工资在1200元左右,2013年县内企业工人平均工资涨到了2100元。”该县人社局局长辛明景告诉记者。
“每次回来的感觉都不一样,县城周围多了几个大公园,郑州日产、国药集团、辅仁集团都来武陟发展了,就连郑州交通职业学院也搬到了武陟。家乡有发展前景,我当然看好啊!”日前,记者在武陟县城北的仰韶文化公园见到了下班休闲的牛旭。27岁的牛旭是一名技工,先前在河北唐山一家企业上班,2月中旬刚应聘到本地一家鞋业公司。“工资3000元左右,还缴医疗、工伤、养老、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家乡有这么好的待遇,谁还愿意出去啊。”
“大批务工人员回归、留守,源于武陟这几年致力改善投资和生活环境,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和项目带动战略,吸引了项目落地,创造了就业机会。”辛明景给记者分析说。
记者在武陟县采访时了解到,2011年以来,该县高起点规划并启动了木栾新区、詹店新区、产业集聚区、嘉应观景区等“八区”建设,高质量完成了老城区城市综合改良“1357工程”,武德广场、仰韶文化公园、覃怀公园、怡心苑、迎宾苑、龙兴苑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武陟县城周边,极大地提升了武陟的城市形象。
同时,该县还坚持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主抓手,2011年新上工业项目25个,全年开工建设500万元以上项目215个;2012年引进3000万元以上项目92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开工建设500万元以上项目261个,88个市定重点项目投资完成比例占市定目标的176.3%;2013年新引进项目113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9个,开工建设千万元以上项目260个,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04家,为推动武陟经济跨越发展备足了后劲,也为当地人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