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郭树勋)3月31日上午,焦作示范区召开班子会议传达学习焦作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政协焦作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并结合会议对焦作示范区提出的具体要求,提出要在五个方面做示范,打造美丽示范区。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常鸿,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郑秋红参加会议。
常鸿指出,要精心组织好学习活动,要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示范区的实际,结合贯彻市两会精神的宣传抓好学习。要切实领会好核心实质,全面把握好市两会在加快发展、作风建设、改革创新、廉洁自律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
结合市两会政府报告对示范区工作的具体要求,常鸿强调要全面落实好会议精神,按照“树立六种意识,抓好四项建设,做好五项工作”的思路,在五个方面做示范。
一要在城市转型上做示范。一是完善规划。立足“三化”协调发展,对总规进行再完善、再提高,为城乡一体发展明确总纲、提供遵循。总规审定后,要尽快开展分区规划、专项规划和重点功能区域控规、详规的编制工作。二是合理布局。确定“一体两翼”的城市发展格局。“一体”,就是重点建设20平方公里的“焦南新城”(南海路以南、高速路以北、中原路以西、普济路以东);“两翼”,就是建设东部物流工业片区和西部农业生态区。具体要抓好“两带三轴六片区”建设。“两带”,即沙河生态带和蒋沟河生态带;“三轴”,即中原路产业轴、迎宾路景观轴和民主路生态轴;“六片区”,即教育科技片区、办公商务片区、文化旅游片区、总部经济片区、工业物流片区和生态农业片区。三是加快建设。全力推进总投资28亿元的“十纵八横”路网、污水处理厂等48项基础设施工程。
二要在工业转型上做示范。一是抓主导产业。围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依托厦工、瑞庆、卓立等重点企业,引进上下游项目,拉长链条,膨胀规模。二是抓新兴产业。依托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围绕中关村优势产业和潜力产业集群,对接引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抓科技创新。发挥现有48家市级以上企业创新平台作用,加大扶持力度,力争今年新增5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5家企业进入全市创新能力百强。四是抓招商引资。组织开展全民招商、企业招商、集中招商等招商活动,分解任务,落实奖惩,重点引进一批央企、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实施一批超10亿元、30亿元、50亿元的重大项目,为转型发展备足后劲。五是抓企业上市。支持卓立、中轴等6家市定重点企业,加快上市步伐。
三要在服务业转型上做示范。一是发展现代物流业。围绕郑焦、长济两个高速下口以及S104环线建设,在中原路以东区域规划工业物流片区,壮大现代物流产业。二是发展商贸服务业。瞄准国内外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着力引进建设一批大型商贸服务企业。当前,要重点抓好三维城市综合体等项目建设。三是发展文化旅游业。深入挖掘苏家作寨卜昌明清古民居的明清建筑文化、怀商文化和革命历史文化价值,编制规划,全面招商,着力打造特色旅游景区。同时,建设沙河沿线滨河公园,发展生态旅游;提升蒙牛厂区工业旅游,发展工业旅游产业。
四要在改善民生上做示范。一是建好民生工程。加快推进二医院新城区医院、韩公教育园区等社会事业项目建设,适时启动建设一批公共文化设施、体育设施,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办好民生实事。进一步完善示范区农民养老补贴制度、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探索合并城镇医保和新农合,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制度。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筛选民生十件实事,举全区之力办实办好。三是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坚持信访工作“周通报、月考核、季讲评”制度,开展积案化解攻坚行动,切实解决一批群众反映的难点信访案件;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和生产安全,建设平安示范区。
五要在农业转型上做示范。一是调整产业结构。突出城市配套农业这一发展方向,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观光农业、采摘农业、休闲农业等,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二是发展规模经营。加快土地流转,鼓励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三是建设新型社区。科学合理确定社区布点和规划设计方案,全力推进核心区范围内城中村改造,建设城市社区。
郑秋红在会上具体传达了市两会精神。她说,市两会全面回顾了过去五年焦作所取得的成绩,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今年的重点工作任务,对新一届政府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打造务实重干的人民政府”这一实际要求。市两会明确要求:“要加快示范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强区战略,突出产城融合,加快项目建设,提高承载能力,增强综合实力,打造焦作新的经济增长极,努力走在全省示范区前列。”具体来讲,报告涉及示范区的工作涵盖“十大建设”、工业转型、科技创新、城市建设、生态建设和社会事业等六个方面。示范区要在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方面走在全市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