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作华
3月30日,温县陈家沟村,两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大师的手握在了一起。由此,在世界瓷苑独树一帜的绞胎瓷与名扬中外的陈式太极拳联姻结缘,二者将孕育出新的艺术奇葩。
当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当阳峪绞胎瓷制作技艺传承人、国务院津贴享受者柴战柱,应邀前往陈式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村,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式太极拳传承人、有“四大金刚”之称的太极拳大师王西安共商合作事宜。
绞胎瓷兴盛于北宋,太极拳发轫于明初,二者均诞生于怀川之地,都属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让两块文化瑰宝珠联璧合,产生出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和文化效应?王西安拳法研究会作出策划,利用具有“表里如一、内外相通”纹理特色绞胎艺术,烧制陈式太极拳的经典招式造型瓷器,由此向世界同时展示我市这一文一武两张文化名片。
柴战柱与王西安见面后,相谈融洽,一拍即合。柴战柱将自己亲手制作的入藏英国珍宝博物馆并荣获2013年全国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金奖的《中华龙》赠与王西安,王西安当场演练太极拳以表谢意。二人就绞胎瓷及太极拳相互融合、共同发展达成合作意向:由王西安提供陈式太极拳经典动作图案,柴战柱所在的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负责太极拳人物雕塑设计和瓷器烧制。
从温县返回后,柴战柱立即进入创作状态。他说:“目前,我正在做文样和雕塑设计,接着做模子,争取早日拿出试烧样品。”他希望,通过这样的创新,开发出太极拳系列绞胎瓷作品,让太极拳和绞胎瓷这两张文化名片相映生辉,同时也进一步丰富我市旅游商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