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产经观察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原内配:唱响中国创造
“博”彩人生
昊华宇航:培育核心竞争力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把技术创新摆在核心位置
佰利联:翘楚化工行业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4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昊华宇航:培育核心竞争力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讯 (记者孙国利)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战略核心,是提高企业综合实力的关键。多年来,昊华宇航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引进技术,提升工艺装备水平。在近年来的发展中,昊华宇航积极引进先进工艺,淘汰了工艺落后、成本消耗高的8万吨隔膜法烧碱和8万吨PVC装置。在2009年建设的24万吨离子膜烧碱、20万吨聚氯乙烯树脂项目中,昊华宇航引进了国内外最先进的膜极距电解槽、日本智索108立方聚合釜成套工艺,与70立方聚合釜工艺相比,PVC质量更加稳定,可生产品种更多。生产中,昊华宇航注重用新技术不断提高装置的安全性、环保性和资源综合利用性,选用的膜法脱硝、PVC母液水回收利用装置、ESD紧急停车系统等工艺技术和装备,提高了装置的安全环保控制能力;引进深度脱吸处理技术,对40万吨/年PVC生产装置产生的含汞废盐酸进行处理,年可回收利用3379吨氯化氢;将含汞废水通过吸收塔重新送入水洗工序,不仅减少了工业用水,而且杜绝了含汞废盐酸外售,防止了汞对环境的污染。

  创新技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发挥技术优势,解决和突破生产工艺技术难题,用技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是昊华宇航长期坚持的做法。副产蒸汽石墨合成炉是近年来氯碱企业为有效回收利用氯化氢合成过程中的余热而使用的节能装置。该装置虽有效利用了余热,但常出现石墨冷却器过流元件腐蚀泄漏、污物淤积炉底无法清理、冷却效果差、石墨换热块损坏等问题。更严重的是,经常造成烧碱和聚氯乙烯生产被迫降低生产负荷,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平稳运行。为此,昊华宇航进行技术攻关,通过减小合成炉的蒸汽平衡管管径、在石冷过流元件外部增加连通管、更换合成炉石冷夹套、闪蒸罐及连接法兰材质等措施,开发了石墨冷却过流元件优化技术,解决了腐蚀泄漏问题;增加排污口、蒸汽平衡管,将炉底筒体相连部分上移并拆除部分炉体保温层,开发了石墨换热块保护技术,减少了污物堆积引起的受热不均现象,避免了炉底温度过高,这一举攻克了氯化氢石墨合成炉频繁损坏,影响系统稳定的问题。近年来,昊华宇航技术人员立足生产实际,先后自行设计了高效除汞器制作方案,4台高效除汞器制作费为59.2万元,比直接购置设备节约费用150万元;增大了氯气液化器的面积,将单套系统的液氯产能由2万吨提高至4万吨,可保证外供氯化氢量降低时烧碱系统不降负荷。

  自主研发,增强企业核心实力。昊华宇航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2010年组建了河南省首家氯碱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每年拨出专项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创新。108m3聚合釜生产中粘釜严重,清釜周期平均在100~150批次之间,每月一次,清釜时间长、费用高、影响聚合釜产能。对此,昊华宇航技术研发中心人员反复研究,采取聚合釜散水板上增加定位柱,改蒸汽雾化开盖涂釜为加气流循环涂釜工艺,改原入料过程氮气鼓泡抽真空为涂釜前向釜内加氯乙烯单体升温回收置换后涂釜进料工艺,消除了粘釜现象,延长了清釜周期,提高了装置生产能力。该技术和离子膜烧碱脱氯及盐水精制工艺、氯化氢过氯在线检测、缩短3型PVC 聚合反应时间、含汞废盐酸综合治理等7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同时,昊华宇航还有6项技术获得政府科技奖励,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6项。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