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中国·世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要闻简报
假记者背后的真问题应引起重视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开通纠正“四风”监督举报直通车
中国首部自贸区仲裁规则
在上海颁布
桃花盛开
河南省高院悬赏征集
10名“老赖”财产线索
伊拉克向捷克购买
12架退役轻型战斗机
新闻敲诈,面临哪些处罚?
加拿大反腐三式
智利北部余震不断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4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假记者背后的真问题应引起重视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新华社太原4月8日专电(记者王菲菲)打击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的“扫黄打非·秋风2014”专项行动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假记者敲诈勒索等案件也陆续侦破并被曝光,让人拍手叫好。

  事实上,假记者泛滥之风由来已久,令人深恶痛绝。在山西,由于曾经煤矿安全事故、村矿矛盾频发,有的地方甚至形成了“假记者村”,种地、钉鞋的都能揣上“记者证”,打着“舆论监督”的幌子,行敲诈勒索之实。他们或是抓住某单位的“小辫子”,以曝光进行要挟;或以帮忙办事为由,从中牟利。假记者泛滥,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也给人民群众造成了财产损失。

  假记者敲诈勒索为何能够屡屡得逞?其中暴露的问题需引起重视。首先,“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如果有关单位自身没问题,假记者拿什么去敲诈勒索呢?假记者们往往很懂形势,能够根据国家政策指向开展“舆论监督”,环保、交警、食品卫生等执法部门的违规执法,企业的安全生产、环保设施等往往是假记者们“监督”的重点。由于这些问题比较敏感,被抓住“小辫子”后,有关单位想的不是怎么解决自身问题,而是如何打发记者,息事宁人。如一位办案民警所说,受害者很少主动报案,往往抱着“花钱消灾”的心理,希望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歪,打击假记者歪风,还须有关单位能够做到“身正”。

  其次,假记者的泛滥与某些真记者行为不端有关。假记者的出现,正是效仿一些真记者,企图借用记者身份“蒙吃喝”,从中大捞一笔。更何况,在一些假记者敲诈案件中,真记者的身影若隐若现,真假记者内外勾结让基层干部群众真假难辨,也让受害者顾忌良多。可见,打击假记者还须整顿真记者。

  第三,一些小报小刊记者站和记者证管理不严也是假记者泛滥的原因之一。据了解,一些媒体在地方上建记者站,只需要每年向“上面”交“承包费”就可以,而“下面”如何操作,“上面”则不会过问。正因为管理松散,才使得假记者能够打着报刊、网站的名义胡作非为。而记者证的办理对于假记者来说,更是轻而易举。记者曾在公交车上听到一个人在打电话时说,自己150元办了一个假记者证,问对方是否也要办一个。试想,如果地方记者站的管理能够规范化,如果记者证不是那么容易办到,假记者又怎能轻易行骗?

  打击假记者大快人心,但要从根本上杜绝假记者敲诈勒索现象,还需要多方努力,被监督单位规范自身行为,正规记者恪守职业准则,对基层记者站和记者证加强管理,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风气,才能彻底铲除假记者生存的土壤。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