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四期《党建》杂志刊登市委书记孙立坤的署名文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为民务实清廉好公仆》。读后深受教育,发人深省。我们常说,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加强作风建设,既要靠组织管理,也要靠自身修为,更要像孙立坤同志的署名文章所说,领导干部一定要做到“四知”—— 知恩、知责、知足、知止。
古人云:“知己者明,知人者智,知世者通。”孙立坤同志的“四知论”,告诫了广大党员干部要常怀“四知”之心,不仅要有自知之明,更要有自知甚明。
一是要有感恩之心,对群众有深厚感情。“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身为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对群众常怀感恩之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谁把群众放在心里,群众才会把谁推到台上。要有感恩之心,更要有报恩之行。在日常工作里,干部要学会多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制政策、拿方案,真正让维护群众的利益成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是要有知责之心,要明确责任和权力的关系,解决好为谁掌权、如何用权的问题,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忠实履行职责,敬业奉献,不辱使命。一些犯了错误的干部等他幡然悔悟表示对不起党、人民和父母妻儿时,他们忘记了自己的责任。是为群众谋利益还是为自己谋私利,这是领导干部政治上合不合格、作风上是否过硬的分水岭。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正确看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做到知责有为,履行职责,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三是要有知足之心,凡事不做过分追求。习近平总书记说:“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对党员干部应有很大的启示。人有满足之心,才不会因为刻意强求误入歧途。一些干部,不是把心思放在怎么搞好工作上,而是把心思放在怎么再“进一步”上;一些干部,羡慕一些其他行业的人富裕的生活,就动起了歪心思。就是因为这些干部永无满足之心,才最终让自己走上了邪路。俗话说,知足常乐。党员干部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要让欲望遮蔽了自己的眼睛。
四要有知止之心,行事应当恰如其分。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知道可以做什么、应当不做什么的人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一些领导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以后,喜欢铺大摊子,当大总管,自己的本职工作还没有做好,就越过自己的本分对别人的工作指手画脚。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打招呼、讲人情,甚至在干部工作上私下卖“面子”。这都是僭越自己本分的行为。领导干部应当干一行、精一行、爱一行,时刻不松自我约束的弦,做事不能超过自己的本分。
党员干部应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忠实的践行者,应当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模范遵守者。常怀知恩、知责、知足、知止之心是党员干部的基本的道德底线。“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干部能够进行严格的自我约束,“四知”之心是关键。
目前,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刚刚成立,市政府工作报告给示范区提出了“打造焦作新的经济增长极,努力走在全省示范区前列”的新目标、新任务。面对新要求,我们提出了“树立六种意识,抓好四项建设,做好五项工作”的工作思路,即要增强大局意识、创新意识、争先意识、改革意识、服务意识、实干意识,抓好班子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制度建设,把城市做靓、工业做强、服务业做大、农业做优、民生做好。面对新形势,我们明确了要在城市转型、工业转型、服务业转型、农业转型、改善民生、转变作风等六个方面做示范。
“树立六种意识,抓好四项建设,做好五项工作”以及在六个方面做示范,离不开党的群众路线,离不开“四知”标准,干部党员更要常怀“四知”之心。目前,为抓好“四知”教育,示范区广大干部正以“四知”为标准、为指针,自查自纠、自我净化,看看差距在哪,摆摆问题在哪,查查短板在哪,自加压力,提高素质,在作风建设上做示范,在为民务实清廉上做示范,为早日实现“努力走在全省示范区前列”的目标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