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原文钊
当前,我市小麦已进入拔节后期、孕穗前期,这一时期是决定小麦产量的最重要时期。据市农林科学院调查,全市目前一、二、三类苗比例为7:2:1,预计每亩成穗数较去年增加1~1.2万头,再加上有效的麦田管理措施,今年我市小麦产量有望再次获得丰收。为帮助农民朋友做好这一时期的麦田管理工作,昨日,记者采访了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段新国。
“决定小麦产量的三大要素是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而当前是决定亩穗数和穗粒数两大要素的关键时期,也是麦田管理的最大效益期。如果管理跟不上,也将成为小麦产量损失最大的时期。”段新国说,针对我市目前旱情较为严重的情况,要遵循“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的原则,对于返青没有浇水施肥的麦田,必须抓紧时间于4月20日前浇水施肥,每亩追施尿素20~25公斤;对于返青期已经浇水施肥,但水肥量不足的麦田,也应在这一段时间内立即浇水追肥,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为麦田提供较大的肥水量。
“在当前一段时期,随着天气转暖,我市小麦病虫害进入高发期,要及早着手进行防治,重点防治麦蜘蛛、麦蚜、小麦吸浆虫、纹枯病和白粉病。”段新国说,对于小麦吸浆虫发生地块,每亩用50%辛硫磷乳剂250毫升,兑水10倍稀释,喷洒在25~30公斤细沙上,均匀撒施,或用5%丁硫·毒死蜱颗粒剂每亩3~5公斤撒施,然后浇水;对于纹枯病,可每亩用5%的井冈霉素水剂100~150毫升,兑水50~70公斤,喷淋于小麦茎基部;对于麦蜘蛛,可用0.9%阿维菌素3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对于麦蚜,可用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每亩8~10克,喷雾防治;对于白粉病,可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亩30克喷雾防治,兼治锈病。同时,可采用综合防治办法,每亩用15%粉锈宁粉剂100克+10%吡虫啉20克+4.5%氯氰菊酯40克+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兑水40~50千克混合后喷雾,可防治以上病虫害,并能促进小麦分蘖的两极分化,提高成穗率。
段新国还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在当前的麦田管理时期,要停止使用小麦化学除草剂,以免对当季小麦和下茬作物造成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