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履行党委主体责任,从领导抓起,着力纠正“四风”突出问题
●动真碰硬、剔除顽疾,硬起手腕治理“肠梗阻”,着力打造顺民便民利民的阳光政务
●坚持标本兼治,加强风险防控,推进
廉政文化建设,全力打造清风焦作
本报记者 李新和
古人云:“上下同欲者,胜。”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进一步勠力同心,努力营造政令畅通、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近年来,我市按照“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的总要求,坚持“一个战略、四个重点、十大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深入整治“四风”,大力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着力解决影响效能的突出问题,着力打造作风优良、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从而促进了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焦作,这艘洋溢着光明前景、满载着希望期待的航船,在清风鼓荡起的风帆引力下,正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履行党委主体责任,从领导抓起,着力纠正“四风”突出问题
做到带头依法依规办事,做到带头遵守组织纪律,做到带头服从组织决定,做到带头抵制跑官要官,做到带头抵制拉票贿选,做到带头抵制造谣传谣,做到带头接受各方监督,做到带头完成工作任务。
去年11月11日一大早,当天的《焦作日报》送到各个部门和广大读者手中时,大家不禁眼前一亮:报纸的一版显著位置,醒目地刊登着市委各位常委关于带头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和换届环境、加快美丽焦作建设的“八个做到”承诺内容和亲笔签名。这在焦作有史以来还是第一次,同时也是市委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的又一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党委的主体责任,主要包括党委领导班子的全面领导责任、党委主要负责人的第一责任、分管领导班子成员的主要领导责任。党委主体责任的具体内容是:选好用好干部,防止出现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从源头上防治腐败;领导和支持执纪执法机关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管好班子,带好队伍,管好自己,当好廉洁从政的表率。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我市出台了多项落实意见和规定,把有关要求细化为压减“三公经费”支出、严格公务用车管理、规范公务接待、加强监督检查等具体措施,促使全市“四风”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自觉做到“六问”:讲道理时,先问问自己是否学懂弄清真信了;提要求时,先问问自己是否做到了以身作则;抓廉政建设时,先问问自己是否做到了“一岗双责”;督查工作时,先问问自己落实到位了没有;批评处理别人时,先问问自己是否有责任;出现重大案事件时,先问问自己是不是亲自协调推动处理了。
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我市深入开展了治庸、治懒、治乱、治散、治低“五治”行动,对公职人员实行了“五个一律”,即利用工作之便吃拿卡要的一律免职,参与赌博的一律免职,借考察学习名义公款旅游、游山玩水的一律免职,上班时间到茶社打牌、下棋的一律免职,上班时间到娱乐及健身场所唱歌、洗浴、捏脚、游泳的一律免职。据了解,仅去年以来,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就组织人员对机关单位、娱乐场所等开展300余轮次的明察暗访,形成了多方位、不间断、常态化的监督检查高压态势。特别是抓住元旦、春节、清明、中秋、国庆等重要节点,狠刹公款送节礼年货、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不正之风。并注重从源头抓起,开展了八项规定情况专项督查审计,对全市146家单位公款出国(境)、公务接待、公车购置及运行情况进行了集中审计,发现并整改五大类256个问题。在严格落实市委“五个一律免职”方面,全市共查处违规使用公车、大办婚丧嫁娶等问题78起,通报批评违反机关作风纪律的单位259个,诫勉谈话454人次,免职处理15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件23起。与此同时,我市不断改进文风会风,全市党政机关共精简文件简报748种,取消各类项目奠基仪式、团拜会等1020场,清退超标办公用房6.8万平方米。
事成于气正,业兴于风清。正如市委书记孙立坤在市纪委十届四次全会上强调的那样: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动真碰硬、剔除顽疾,硬起手腕治理“肠梗阻”,着力打造顺民便民利民的阳光政务
“今年天气这么热,什么时候空调公交车能多一些?”“为方便群众买西瓜,咱们市里都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今年市里共有多少瓜农摊点?”“请问如何尽快解决郑焦城际铁路修武到马村区段土建工程中的一个桥墩问题?”……这是我市去年开展的百姓问政面对面活动现场的情景,在活动现场,群众和企业关注反映的一批热点难点问题直指市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
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落实市委十届六次全会提出的“建立部门主要负责人公开述职制度”的要求,2013年,市纪委、监察局组织政府各职能部门广泛开展了“承诺、践诺、评诺”活动,通过各个阶段的努力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巩固成果,治理“肠梗阻”,我市开展了百姓问政面对面活动,通过百姓问政于政府部门,政府部门答疑与整改,让群众和企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得到解决,机关作风效能明显得到提升,党群、干群关系切实得到加强。为此,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专门印发了《关于开展百姓问政面对面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对这项活动作出具体部署。
三期百姓问政面对面活动,曝光了一批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问题,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统一了思想,凝聚了人心,营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与此同时,我市对各个领域的环境问题也进行了深入整治。市纪委监察局紧扣全市工作大局,围绕土地管理、工程建设、财政资金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持续强化监督检查,着力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全市十大建设、“双违”整治、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等中心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督促有关县市区及职能部门解决了一大批影响中心工作的突出问题。同时,进一步落实了《焦作市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扎实开展了水利资金和项目建设问题专项治理,形成了水利项目决策、招投标和资金监管的制度体系。为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我市在全省率先开通了电子监察行政处罚系统,市、县两级将18359项行政处罚事项纳入电子监察,强化了对行政处罚行为的监督。在此基础上,我市对89个重点科室(岗位)开展了评议,组织了多轮次的企业评议政府职能部门活动,依托“行风效能热线”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1300多个,促进了全市政风行风的持续好转。
在修武县,“让每一位投资者满意”成了持之以恒的服务理念。该县县委、县政府建立了“一站式”集中审批机制,从项目洽谈到投产、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名领导挂帅、一家部门牵头、一套班子服务、一项机制保障”的“一对一”帮扶机制,为经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山阳区积极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实行重大项目、重要事项由区委常委和正县长级干部牵头,相关县级领导、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推进工作组,严格实行“一周一例会、一月一公示、一季一观摩,半年一评议,一年一考核”工作法,为促进发展创造了优良环境。
坚持标本兼治,加强风险防控,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全力打造清风焦作
“清”字勤修,涵养淡泊之气;“正”字高悬,力行公仆之责;“廉”字常思,牢记法纪准绳;“洁”字为本,身正一尘不染,在成长上知恩,在工作上知责,在生活上知足,在行为上知止,实实在在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生活,做一个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公仆。这是去年12月14日,孙立坤在为全市党员干部上党课时的一段谆谆告诫之言。
我市十分重视廉政文化建设。特别是去年,充分发挥市、县两级反腐倡廉教育基地作用,全市党员干部到基地集中接受警示教育达3万余人次,同时,还开展了“清风焦作·廉洁双节”集中教育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作专题廉政讲座,组织领导干部级家属观看廉政电影,并坚持“一月一主题、月月有活动”,先后开展反腐倡廉网络歌曲大家唱、廉政法规电视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营造崇廉尚洁的社会氛围。
强化权力运行监督,是我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去年以来,我市以被国家预防腐败局确定为全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联系点为契机,将风险防控向基层乡镇、工程项目等领域延伸,为各个环节的党员干部和办事人员加上了“紧箍咒”,预防了腐败以及吃拿卡要现象的发生。尤其是针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建立健全了各类制度181项,有效堵塞了漏洞。并完善了公共资源交易“四方主体”行为的若干规定,健全了交易监督制度,进一步打造了公正开放、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全市各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完成交易项目2694个,增收节支12.3亿元。
市纪委监察局一份资料显示,去年我市在加强对农村“三资”代理服务、“四议两公开”、村务监督委员会等制度落实进行监督检查,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民主定事、制度理财、群众评官、监督保障”的基础上,开展了争创100个“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争当100名“优秀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活动,为农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市直机关到基层乡镇,从城市社区到农村村委,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正在全面形成,有了良好宽松的干事创业环境,美丽焦作建设一定能快马加鞭,早日梦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