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民安旅游兴。老百姓温饱解决了,手头宽裕了,生活提高了,就要追求生活质量了。假期出游,亲近自然,成了休闲时尚。然而出游不文明现象,屡遭诟病。
每逢假期,景区处处像海水涨潮一样,人流过后一片狼藉。据报道,一个八达岭长城,短短几天,游客就“慷慨”地留下千余吨塑料瓶等。海拔5000多米高的西部某景区,人迹罕至的地方竟然留下“某某某到此一游”。在景区,游人乱丢纸片、塑料袋、饮料瓶;大人抱着孩子随地大小便;肃穆的场所里高声喧哗、肆意谈笑;随地吐痰,排队加塞;高速路上倒车甚至逆行,从车窗里向外扔垃圾、烟头……种种不文明现象,司空见惯。去年中国游客还把人丢在了境外,“埃及神庙到此一游”“江苏夫妇因航班延误大闹香港机场”“在普罗旺斯南法薰衣草田里,两伙中国游客为抢拍照位置大打出手”……
一桩桩、一件件不文明行为发生后,我们需要静心反思,泱泱大国,亘古至今,上行孝悌,五千年文明。国民今天是怎么了?难怪几年前,某位领导从欧美几个国家考察归来后痛心地说,我们要在物质上赶上发达国家会很快,但是,我们的文明、我们的素质要赶上人家,恐怕没有30年甚至50年根本不行。
旅游是一种文化,也是一项休闲活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常态。发展旅游,拓宽新的经济增长点,利国利民,大快民心。但是,不能把旅游变为随心所欲、随处践踏,不能增加景区和地方的环境污染。我们呼唤文明出游,绿色出游。去年10月1日实施的《旅游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文明出游写入合同对规范游客行为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文明出游仍需从引导公民提高自身素质着手。
为增强文明旅游的自觉性,培育文明旅游风尚,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制定“文明旅游十大提醒语”刊登在网站上。“文明旅游十大提醒语”是:“文明是最美的风景”“旅途漫漫,文明相伴”“旅游美时美刻,文明随时随地”“文明游天下,快乐你我他”“一花一木皆是景,一言一行要文明”“游遍天下山川,只留脚印一串”“出游讲礼仪,入乡要随俗”“垃圾不乱扔,举止显文明”“多看美景,不刻美名”“平安是福,文明是金”。
“文明旅游十大提醒语”,既有提醒游客树立文明旅游意识的普遍性提示进行有针对出游中常见的不文明陋习进行善意的具体提醒,内容涉及维护环境卫生、遵守公共秩序、保护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尊重别人权利以及出游安全等多个方面。
曾记得邹韬奋先生说:“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此话,值得我们回味。出游,多些自觉心,我们就离文明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