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一早,塔南路与人民路交叉口东北角的爱心献血屋里的工作人员刚做好工作准备,董玉敏就带着6个月的小孙女走了进来,她今天是专门赶来参加无偿献血的。
“其实,我早就该来参加无偿献血了,但是因为孙女太小,身边离不开人,所以一直没时间过来。”董玉敏说,“现在孩子稍大点了,天也暖和了,我就带着孩子一起来了,顺便也能带孩子晒晒太阳、散散步。”
董玉敏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是在2001年,那时参加无偿献血多年的姐姐经常给她讲无偿献血的好处,不仅能挽救病人,还能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对身体有益无害。久而久之,受到姐姐的鼓舞,董玉敏便走上了采血车,“当时也没有多大的抱负,就是觉得既然对自己没有坏处,那能献出一分爱心总是好的。”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董玉敏没有继续参加无偿献血。直到2012年,董玉敏从做医生的朋友那里了解了一些专业知识,她才真正认识了无偿献血,开始继续参加无偿献血。“家里人都知道我参加无偿献血的事情,也都非常支持,儿子和儿媳也想参加,但是年轻人工作忙,一直没机会来。”董玉敏说。
说话间,前面的2位献血者已经采完血,董玉敏便坐到了采血椅上,并将孙女的童车拉到身边。“记得我第二次参加无偿献血的时候,工作人员为我讲解了无偿献血可以享受到的优惠政策,就更加坚定了我参加无偿献血的决心。”董玉敏说,“为自己和家人储备用血,就算是为我们上一份血液‘保险’吧。”
除了自己参加无偿献血,董玉敏还经常动员身边好友加入无偿献血大军,“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但毕竟我们年龄也大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也不一样,所以是否参加无偿献血还要看他们的个人意愿。”董玉敏说,“如果都像我这样身体好,我想他们都不会拒绝,说不定还能出几个献血冠军呢。”
献完血后,董玉敏带着孙女坐到一旁的沙发上休息,看着乖巧可爱的孙女,董玉敏的嘴角不由自主地上翘,慈祥与疼爱溢于言表。
本报记者 李洋洋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