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30年前,偶尔听到一首台湾民谣《橄榄树》,我才知道世上还有这么一个树种。歌词是台湾女作家三毛写的,其中那句“为了梦中的橄榄树”真的让我如坠梦中——歌词很美,旋律很动人,我却怎么也梦不到橄榄树的模样。
此后,有关橄榄树的信息在我头脑中慢慢地多了起来。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在郑州大学哲学系读书时,知道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哲学家是古希腊的泰勒斯。一年冬天,他从天象观察中预测到来年夏天的橄榄果实会丰收,便以极低的价钱租下当地各个油坊的榨油设备。到了橄榄的收获季节,他把这些设备高价租出,轻松赚了大钱。
后来,我在《圣经》里读到了橄榄树。据《圣经·创世纪》记载,上帝被世人的深重罪孽所激怒,引来滔天洪水,毁灭了除诺亚一家之外的所有人。过些天后,诺亚从方舟里放飞一只鸽子,看看水退了没有。“到了晚上,鸽子回到他那里,嘴里叼着一根新拧下来的橄榄枝,他就知道地上的水退了”。于是,人们平安的生活又开始了。橄榄枝与鸽子作为和平的象征就是由此而来。
再后来,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做研究期间,我又一次把目光投向古希腊。在古代奥林匹克竞技场上,橄榄枝编成的花冠是优胜者得到的最珍贵奖赏。这个特殊奖品蕴含着古希腊城邦对于和平的渴望——古代奥运会确立了“神圣休战”的传统,组织者以众神之王宙斯的名义宣布,赛会期间所有城邦必须停止一切战争行为。
如今,橄榄枝依旧是现代世界的和平象征。现代奥运创始人顾拜旦在《体育颂》中深情呼唤:“啊,体育,你就是和平!”他的梦想是用公平竞技的赛场来取代血腥的战场,建立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希腊雅典举办,根据顾拜旦的创意,开幕式上放飞和平鸽,会徽的中心图案是手拿橄榄枝的雅典娜女神,运动员的奖品中就有橄榄枝。108年后,在“欢迎回家”的口号声中,第二十八届奥运会的火炬在希腊点燃,本届奥运会的会徽依然是橄榄枝,橄榄花冠又一次戴在了获胜选手的头上。
也就是在2004年,通过电视收看雅典奥运会颁奖仪式时,我终于目睹了橄榄枝的真实容颜。这个生长在遥远的欧洲地中海沿岸的树种,这个三毛梦中的亚热带常绿乔木,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神奇,甚至有点像我们这里再寻常不过的柳树枝条。也难怪,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有人在北京街头“挂羊头卖狗肉”,卖柳条编成的“橄榄花冠”,10块钱一顶。
那根小小的的橄榄枝,真的能给世界带来和平吗?或许是希望吧,越是美好,就越有距离。橄榄树在远方,和平也在远方,我们正走在去远方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