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美丽示范区创建动员大会举行
示范区开展整洁家园行动
加强群众路线教育 建设美丽示范区
示范区城区照明亮化工程启动
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建设美丽示范区
谋划美丽新城 发展绿色经济 打造优质业态 塑造城市形象 提升城市文明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4年4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丽示范区建设五项任务
谋划美丽新城 发展绿色经济 打造优质业态 塑造城市形象 提升城市文明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一、强化规划引领,谋划美丽新城

  科学编制总体规划。按照“一体两翼”(一体即城市功能区,两翼即东翼的工业物流区和西翼的生态农业区)的城市发展空间格局,合理安排“一城两带三轴六大片区”(“一城”即焦南新城,“两带”即大沙河生态带和蒋沟河生态带,“三轴”即迎宾路景观轴、中原路产业轴和民主路生态轴,“六大片区”即教育科技片区、商务办公片区、文化旅游片区、总部经济片区、工业物流片区和农业生态片区)的功能布局,拓展区域性城市职能的发展空间,引领城市发展。

  规划建设美丽新城。依托城市水系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大沙河、引黄入焦干渠、蒋沟河两侧的滨水生态景观和民主路、新苑路的生态绿色景观。将灵泉湖、翠云湖、新河治理、大沙河改造、引黄入焦干渠等水系与示范区内纵横交错的河道、风格各异的生态公园、沁泉园、碧莲湖等水面贯通,形成丰富多样的生态滨水空间,营造特色鲜明的城市环境。

  二、加快工业转型,发展绿色经济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生态工业,建设生态工业园,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强化亩产论英雄理念,加大闲置低效建设用地清理处置力度,逐渐腾退一批低效企业用地,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亩均效益。抢抓与中关村开展战略合作、共建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的机遇,围绕中关村优势产业和潜力产业集群,对接引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抢占行业制高点,聚集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健全坚持招商项目评审机制,加强项目预审,设置项目投资强度、经济效益、能耗情况、环保水平等硬性指标,抬高项目准入门槛,坚决杜绝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项目入区,推进环境持续优化、产业加快转型。

  推进平台建设。利用好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国家级金字招牌,积极争取国家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力争高新区成功升级国家高新区,在更高水平上聚集创新要素资源。

  实施蓝天碧水行动。开展重点区域大气环境综合整治、煤场专项整治、扬尘污染控制、餐饮油烟治理、秸秆和树叶枯枝禁烧、清洁能源推广等工作,努力使雾霾天气减少,空气质量好转;加快重点流域水环境污染整治,开展城市河流专项治理,确保省控断面排放达标,努力打造天蓝、水清、空气清新的生态宜居环境。

  三、加快服务业发展,打造优质业态

  科学编制服务业发展规划。合理确定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及功能定位,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重点发展休闲文化旅游业、现代物流、金融、商贸服务业。制定完善、坚持落实服务业发展支持政策,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开展高端城市设计,合理确定建设时序,创新融资开发、商业运作模式,吸引战略投资者推进功能区连片开发,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提高服务业档次,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优化城市功能组合。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化核心区城市性,打造生活性服务中心,实现产城共融。在教育科技片区,依托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工程技术学校、焦作职教园区、焦作一中等教育资源,强化高等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注重基础教育,积极引进高等院校、大学科技园入驻;依托高等院校的科研优势,建设研发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促成科技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商务办公片区,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信息咨询、电子商务、高端商贸等现代服务业,规划建设高档写字楼、大型品牌超市、商业步行街,打造商务办公中心。在休闲旅游片区,依托大沙河、引黄入焦干渠、灵泉湖等水系景观,整合资源,完善配套,丰富文化、休闲、观光功能,规划建设包括文化艺术中心、音乐厅、博物馆、电影院、主题游乐场及其他文化娱乐设施在内的城市休闲滨水活动中心,体现城市魅力,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在总部经济和工业物流片区,重点发展金融保险、科技研发、科技金融、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规划建设商务酒店、现代物流园区、总部大厦等项目,推动城市建设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培育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助力第二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四、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塑造城市形象

  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坚持统一规划、适度超前、配套衔接,创新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努力在推进城市功能区、产业集聚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方面探索示范,实现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十纵八横”主干路网建设,完善区乡村道路改造,加强核心区城市路网与乡村公路网的规范衔接,构建城乡一体、便捷通畅的交通网络体系。按照公交优先的原则,科学布局公交线路站点,提升公交覆盖广度、运行效率和通达深度,方便群众出行。加快供排水、供热、供电、燃气、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

  实施“绿地工程”。建立完善道路绿化、林带绿化、片区绿化、水系景观绿化等绿地体系,构建示范区“城”“绿”织景、舒适宜人的绿色生活空间。加强城区绿化工作,重点做好沁泉园公园、生态公园、大沙河带状湿地、灵泉湖及神州东路、龙源路、文汇路、中原路、世纪路、南洋路、黄河路等交通主干线道路的绿化工作,把城市水系、河道、道路两侧打造成生态绿色景观廊道。加强公共绿地建设,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休闲绿地公园,实现城在园中、人在绿中,让居民出门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加强机关单位绿化建设,在机关、企业、医院、学校、社区见缝植绿、拆墙透绿、立体挂绿,扩大绿色空间,增加城市绿量。

  实施“亮化工程”。要制订亮化工程方案,组织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对主次干道、机关企事业单位、主要建筑物、居民小区进行亮化,使道路照明、广场照明、建筑物照明、园林绿地照明共同构成示范区夜景的靓丽风景线,更好地展示示范区城市形象,丰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

  开展“整洁家园”行动。在辖区各企事业单位、各乡镇街道和所有行政村开展以绿化、美化、亮化、硬化、秩序化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卫生治理行动。加大对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农贸市场、河道沟渠等重点区域的环境卫生治理力度,加大对私搭乱建、随意抛洒、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行为的整治力度,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重点治理垃圾乱倒、垃圾围村、污水乱流等问题,配备完善垃圾收运设施及运行管护设施,各行政村配备专职卫生保洁员,理顺环境卫生管理体制。

  开展美丽机关单位创建活动。在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小区)、军营和村庄深入开展“共建美丽示范区、共享美好生活”的美丽机关单位、美丽社区、美丽农村创建活动,通过机关单位内部环境和周边外部环境整治,努力打造一批美丽机关、美丽学校、美丽企业、美丽社区(居民小区)、美丽军营。

  五、发展文化事业,提升城市文明

  实施文明提升行动。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工地创建,以创建活动为载体提升全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抓好群众性传统文化活动,保护好、利用好苏家作龙凤灯舞、怀庆皮黄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挖掘辖区历史文化底蕴,整合示范区明清古建筑文化、怀商文化和革命历史文化,结合示范区发展定位,提炼示范区城市精神,以城市精神鼓舞广大群众,增强美丽示范区建设的共识和自信。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规划建设包括图书馆、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公益文化设施的文化艺术中心;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组织开展知识讲座、文艺演出、电影展播等文化惠民活动,逐步建立与示范区经济水平发展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