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詹长松
“新园路沿线新装的路灯,通过物联网技术,形成一个小型的物联网,实现对路灯的远程监控和操作,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这是多氟多新能源公司发展物联网技术的牛刀小试。”多氟多光电公司总经理秦俊光说。
据介绍,新园西路3400米的距离安装200盏路灯,这些路灯全部采用太阳能供电和LED灯具,并融入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具体而言,就是借用物联网技术,把智慧芯片装在路灯电子镇流器中,为每一盏灯安装“心脏”,然后借由路灯管理控制软件,对任意一盏路灯实现智慧节能管理,实现用电最大限度的节约。物联网技术可以对任意一盏路灯调光,控制更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还可以根据不同时段、路段的车流量变化以及雨、雪、雾等天气状况,对照明进行调整。借由物联网智慧控制系统,最高可节省50%的路灯维护成本和70%的能源消耗。
“国内有同行用物联网控制传统路灯的成功案例,但用物联网控制太阳能供电的LED灯具,多氟多新能源公司在国内还是首家。”秦俊光说,用物联网控制路灯,从而实现智能化照明是大势所趋。因为与物联网相比,现有路灯控制系统存在太多的弊端:功能缺陷、功能单一、扩展性差,只提供路灯的开关功能,不具备日常维护管理功能,没有任何远程管理软件或终端设施;路灯系统的故障发现、故障报警、数据报表统计等功能需要人工来完成,浪费人力资源;控制方式落后,当前路灯控制还停留在手动、光控、时控等方式,受季节、天气和人为因素影响很大,自动化管理水平低,经常该亮时不亮,该灭时不灭,极易造成能源浪费;操控不便无法及时修改开关灯时间,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如天气突变、节日)需要及时校时和修改开关灯时间;日常维护困难,现有路灯照明设施的管理工作主要采用人工巡查模式,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故障发现依据主要来源于巡查人员上报和市民投诉,缺乏主动性、及时性和可靠性,不能实时、准确、全面地监控整个照明系统的运行状况,缺乏有效的故障预警机制。
相比之下,物联网技术的优势显而易见。秦俊光说,以上所说的传统手段的弊端,通过物联网技术可瞬间解决。自2009年开始,我国多次出台相关政策,从示范工程建设、产业链培育,到专项资金扶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等,一步步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在政策的扶持下,物联网产业近两年发展迅猛,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批细分产业的产值已经突破千亿元。物联网的迅速发展,让原来的许多不可能都逐步变为现实。
秦俊光认为,物联网和LED是两大战略新兴产业,这两个细分板块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备,节能减排政策已经大力推广,在所有物联网行业中先行无悬念。如果珠联璧合的话,可以带来非常好的应用效果。LED与物联网技术结合,也是未来路灯改造的必然趋势。物联网和LED照明结合是1+1大于2。比如LED具有共用低压直流驱动,便于物联网和LED一体化集成,这样就可以实现按需照明,进一步降低了功耗;当所有灯都纳入集控的时候,同步构建局部感知网络,实现智能化控制,使照明智能化、信息化将成为可能。同时,物联网与LED照明还有整体上的优势,其彻底取消了控制线缆,大大降低了工程实施成本。
此次多氟多新能源公司把物联网技术融入新园路路灯中,就是对这一技术的有益尝试。安装200盏路灯预计半个月时间就能全部完工,相对于传统路灯的安装,新能源路灯免去了高压接入、挖沟走线等工序,每盏路灯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只需打桩树立灯杆、安装灯具即可。维修起来成本也极低,通过物联网会十分精确地知道哪盏灯的哪个部件坏了,维修便利。秦俊光告诉记者,除此之外,多氟多还将该公司科技大厦的照明做成物联网控制的示范工程,在大厦六楼设置了一个终端控制和展示平台,最终实现用手机和平板电脑都能进行控制。
秦俊光坦言,物联网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涉及到计算机,涉及到人,涉及到各种各样的物体,在不同的时间点进行互联互通。物联网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一开始的物联网主要是指一些基础设施的连通,现在人们认为物联网就是要任何物体、任何时间无所不在的互联互通。智慧照明只是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冰山一角,其未来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那么,物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向是什么呢?应该是一个非常友善的乃至于无缝的人机界面。在诸多项目上,LED智能照明都可以跟信息系统、智慧城市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