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是缺乏相关制度,也不是缺少事后问责,关键在于制度执行力不够。必须敬畏“墨菲定律”,牢记“海恩法则”,及时消除“有可能出错”的隐患,唯此才能让安全“不逆行”。
近日,有网友曝料称,上海地铁静安寺站7号线换2号线的换乘通道内,自动扶梯早高峰期间突发故障。记者从上海地铁运营方处获悉,电梯确实在早高峰期间发生逆行,故障原因将交由第三方检测认定。据悉,今早故障自扶梯制造单位为广州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由上海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安装保养分公司负责日常保养维修。(据新民网)
其实,电梯逆行已不是“第一次”,2011年7月10日9时10分许,由港铁运营的深圳地铁4号线清湖站的上行扶梯运行至三分之一处后,突然停顿后逆行,扶梯上的乘客猝不及防摔下,造成4人受伤。上海地铁的电梯逆行可能也不是最后一次。亡羊补牢,还要吃一堑,长一智……然而,这些生活中的常识、常理偏偏就在电梯安全上“被逆行”了。
电梯“逆行”,墨菲定律不会“倒施”。“墨菲定律”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一是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二是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三是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四是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墨菲定律”是安全管理领域的一条铁律,是安全管理过程中的长鸣警钟,时至今日,从来不会被侥幸“逆袭”,也决不会“倒施”。
针对墨菲定律的警告与忠告,各个领域的安全管理者都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消极的态度,认为既然差错是不可避免的,事故迟早会发生,那么,管理者就难有作为;另一种是积极的态度,认为差错虽不可避免,事故迟早要发生,那么,安全管理者就不能有丝毫懈怠,要时刻提高警觉,防止事故发生,保证群众安全。
就在电梯逆行之际,“海恩法则”由量变发生了质变。或许在意料之外,抑或意料之中。海恩法则的核心内容是,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我们虽不能确定出事的电梯之前可曾出过小毛病,但是,诸如未遂先兆与事故隐患肯定是不会少的。期间,我们注意没有、发现没有、检修没有?
安全无小事,我们必须敬畏“墨菲定律”,必须牢记“海恩法则”。我们不是缺乏相关制度,也不是缺少事后问责,关键在于制度执行力不够。很多时候,我们的制度被束之高阁,或遭遇折扣执行,而问责有时手举得高,板子落下轻。只有时刻绷紧安全这条弦,堵塞制度漏洞,强化安全责任,及时消除潜在的隐患,才能让安全“不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