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4月21日电(记者姚友明)“当‘受之父母’的身体器官被无私地交予那些焦灼等待的人们时,生命便找到了另一种归宿。”20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器官捐献墙”揭幕,100余位吉林省器官捐献者的姓名在医院药房对面的墙上熠熠生辉。
“这是一项崭新的公益领域。”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华树成说,“我们设置这面墙,不仅为了让众人敬仰、供受益者缅怀,而且想通过这个平台唤醒公众的器官捐献意识,使更多人正视和了解这项工作的意义、价值。”
华树成说,目前我国每年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超过150万人,但其中只有1万人能够幸运地得到供体,器官捐献和移植之间存在的供需缺口依然巨大。2010年,我国建立了器官捐献体系,红十字会作为非盈利的第三方组织参与管理。虽然4年来器官捐献事业发展迅猛,但对于庞大的器官需求量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
据吉林省红十字会负责人介绍,只要没有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没有肿瘤病史,在自愿的情况下,人人均可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