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中医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力推进中医药深化改革
用心服务 守护健康
预防手足口病中医有良方
王静:
牢记责任 奉献爱心
活动预告
刘利花:
想方设法为患者解除痛苦
动动脚趾消除疲劳
谷雨养生三部曲
紫花地丁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4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预防手足口病中医有良方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孙阎河

  日前,记者到市中医院采访时发现,前来儿科看病的患儿人数有所增多,其中有一些婴幼儿被确诊为手足口病。为此,记者采访了市中医院儿科主任王宏霞,请她来谈谈中医是如何预防和治疗手足口病的。

  在儿科门诊,正在为患儿检查的王宏霞说:“春夏两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遇到发热、流鼻涕、咳嗽的患儿,我们总是检查得格外仔细,以免延误病情。”说到中医对手足口病的辨证施治,王宏霞说:“中医认为,手足口病乃由湿热疫毒感染所致,多发于春夏两季,治疗上宜清热解毒祛湿,清凉解表、疏散风热或兼以透疹外出。其中,在发疹初期,患儿仅见少量疱疹 ,分布稀疏或伴有表证 ,病位主要在肺 ,这时易采用疏散风热、透疹外出的治疗方法,佐以清热解毒,使表邪得解、邪有所出、疱疹得消;对于湿重于热者,临床症状除见大量疱疹显现,疱中含有脓液,患儿还伴有大便稀溏、苔黄腻 、脉滑等症状,这时的治疗应以化湿为重点,兼以清热解毒。对于热重于湿者,可见疱疹红、身热不宁、烦躁口渴、大便干等症状,这类患儿在治疗上应以清热解毒为主,佐以祛湿。”

  谈到具体的治疗方法,王宏霞说:“治疗手足口病,中医治疗效果比较好,既能消除和缓解症状,又能缩短病程。在发病的早期和中期,一般多采用清热解毒、化湿凉血的疗法,常用的药物有连翘、黄芩、栀子、生苡仁、牛蒡子、蝉衣、紫草、芦根、竹叶、生石膏、黄连、灯芯草、六一散等;在发病的后期,若出现手足心热、进食少、烦躁不安等症状,可以再加入生地、麦冬、白薇、玉竹等养阴清热之品。”

  另外,王宏霞提醒广大家长,一旦孩子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做好隔离工作。此外,患儿可能因发热、口腔出现疱疹而不愿进食,所以饮食要清淡、可口、易消化, 口腔有糜烂时多吃一些流质食物,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每次餐后用温水漱口, 口腔有糜烂时可涂鱼肝油 ,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患儿的衣服、被褥要及时清洁,衣服应宽大、柔软,经常更换;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臀部有皮疹的患儿,应随时清理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最后,王宏霞强调,一些家长认为板蓝根可以抗病毒,所以经常给孩子服用。其实,这是不符合中医理论的。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也是一个平衡体,只有达到阴阳平衡才能不发病,治病也是同样的道理,正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由于板蓝根药性凉,滥服会导致孩子脾胃虚寒。因此,服用板蓝根要适量,并加藿香或苏叶等药性比较温和的药物煎水服用,从而保护好胃肠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