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接种疫苗 保障健康”。昨日,记者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实施免疫规划后,全市每年约30万儿童受益。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儿童家长,预防接种是每个孩子应享有的权利,请及时带孩子到居住地的接种单位完成11种22剂次的疫苗接种,避免受到相关疾病侵袭。
儿童免费接种疫苗可预防12种病
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我市1978年开始实施免疫规划,经过30多年的努力,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至今已连续20余年未发现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引起的小儿麻痹病例;连续30年无白喉病例;流脑、乙脑、白喉、百日咳、破伤风导致的发病、致残与死亡显著下降;2011~2012年麻疹发病控制在百万分之一左右。据市疾控中心掌握的数据测算,实施免疫规划后,全市每年约30万儿童受益。
据了解,2008年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我市适龄儿童免费常规接种疫苗的种类由之前的6种扩大到11种,免疫规划疫苗预防传染病的种类由之前的7种扩大到12种。
两大类疫苗用于我市的预防接种
据市疾控中心计划免疫科科长原跃礼介绍,我市可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分为两大类,即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我市目前使用的一类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联合疫苗、甲肝疫苗等11种,接种对象主要为7岁以下儿童。
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包括与一类疫苗同品种的替代疫苗,如水痘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流感疫苗等。
让儿童按时接种疫苗是家长的责任
“让孩子获得免疫接种的机会是每个家长的义务,家长应当根据预约接种日期或通知接种日期,按时带孩子到接种单位接种疫苗。”市疾控中心提醒儿童家长,要经常及时查看儿童预防接种证,全面了解儿童需要接种的疫苗种类和接种时间,并及时带孩子前往居住地所在的政府部门认定的合格接种单位进行接种。
针对许多家长担心的不良反应问题,原跃礼表示,我国疫苗从生产、流通到接种环节,都有一整套严密的管理制度,疫苗的质量安全是有保障的。接种疫苗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非常低,而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远远小于不接种疫苗而造成的传染病传播的风险。公众可以充分信任和使用正规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各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