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五成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受到学业、求职、工作等方面压力的影响,一些人的读书时间正在减少甚至消失,不少人感叹,读书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中学生:“学习负担重,读点自己喜欢的‘闲书’会有负罪感”
记者在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一年级的一个班级里进行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回收的59份有效问卷中,有21人表示现在的课内外阅读时间无法满足自己对于阅读的需求。长春市某高中一名高二年级的学生对记者表示,他酷爱读书,但是面对紧张的学习,他也不得不暂时搁置爱好,但偶尔也会“偷着”看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这让他心里十分不安,“学习负担重,读点自己喜欢的‘闲书’会有负罪感。”他说。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家长安先生告诉记者,其实自己非常支持孩子多读书,在成长的阶段非常有必要,但是孩子白天在校上课,晚上做作业要到九点多才结束,还要保证正常休息时间,能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并没有多少。
长春市实验中学语文教师丛阳认为,学业负担与阅读之间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其实是可以调节的。她说,通过开展读书观影、美文欣赏、编写校本教材等方式,她所在的学校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做了更高效的阅读,为学生开辟了尽可能多的阅读空间和时间,目前已经收到明显效果。
大学生:“时间有限,读书还是应该读点有用的”
相对于中学生读书时间紧张的问题,大学生在时间压力上似乎小了许多。一些大学生表示,大学生活非常精彩,各种活动很丰富,读书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是在有限的时间里读一些有用的书比较划算。
记者在一些高校采访时发现,“只读有用的”已经成为不少大学生阅读的信条。吉林大学在读研究生王璐(化名)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接触社会,自己平时的实习、实践占用了不少时间,看书往往会看对提高自己工作能力和求职更有帮助的书,“时间有限,读书还是应该读点有用的。”王璐说。
记者了解到,和王璐有同样的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娱乐、社交、实习实践等活动占据了部分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留给阅读的时间非常有限,只能“在最短时间内看最有用的东西”。虽然这样的想法被冠以了“功利化阅读”的名头,但一些学生对此并不在乎,“毕竟大家现在生活得越来越现实了。”王璐说。
吉林省全民阅读协会主席赵家治表示,大学生阅读时间少、阅读面窄,导致知识面和眼界狭窄,虽然专业知识丰富,但社会知识匮乏,这样的阅读方式对于大学生的未来发展恐怕会产生持久的负面作用,作为大学生应该有所反思,适当多给读书分配一点时间。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