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瞅瞅,看俺这菜长得多水灵!”
近日,笔者刚走进武陟县三阳乡敬老院的大门,就被一群老人热情地拉进敬老院的菜园子,指着满眼绿油油的青菜自豪地炫耀道。
“俺这菜金贵着呢,施农家肥,不打药,吃了能长寿……”敬老院院长赵立杰的一句话逗得大伙儿哈哈大笑。
“这些孤寡老人其实没啥要求,关键是拿出心来待他们。”看着老人们开心的模样,赵立杰长舒一口气,喃喃地说。
今年65岁的赵立杰,担任武陟县三阳乡大凡村党支部书记长达26年。7年前,当听说乡里建敬老院找不到合适场地而犯愁时,刚刚从党支部书记岗位退下来的赵立杰不顾家人反对,将自家的五亩七分地当作建敬老院的场地。当村里人都说他傻时,他却主动担任了这个出力不讨好的敬老院院长。7年多来,他没有双休日、节假日,没有睡过一个安适觉,每天工作都在12个小时以上,只为让乡里的孤寡老人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家。
“套上了这个套,咱就不能耍假把式,就要干出个样子,为老百姓办点实事。”资金不到位,他就凭着自己十几年在村里工作打下的基础,到处张口借钱。为节省开支,他自掏腰包拿出3000元钱,在敬老院里建了两座沼气池。他还动员老伴,在院里开垦出两亩半的菜地,保证老人们吃上时令新鲜蔬菜。
近年来,他又借助党的好政策,为敬老院争取资金70多万元,建成了医疗保健室、娱乐室、餐厅,置办了新空调、新桌椅、新床铺、新电视。敬老院由最初的1个人发展到现在的47个人;敬老院也成了焦作市的三星级敬老院。家住南小庄村的张德忠自打住进了敬老院,直说自己掉进了“福窝”:“俺在这儿住,每周菜谱不重样,每月四次大改善,每年两次发新衣,过得可美哩……”
“敬老院啥都弄好了,俺家老赵的病也加重了,以前是气管炎,现在是肺气肿,院里三天两头进新人,俺真害怕他吃不消。”赵立杰的老伴郭小爱边说边擦着眼角的泪水,满脸的心疼。
当笔者问他这样做值不值得时,赵立杰坚定地说:“敬老院的老人都是我的亲人、我的兄弟姐妹,说啥也不能耽搁他们。只要我干一天,我就尽一切力量招呼好他们。” 王 璐 周 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