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四化同步”的短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着力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强化技术指导和服务,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加快农村改革,着力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 杨仕智
“市农业局将紧紧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把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主要目标,认真抓好四项重点工程,强力推进两大建设,完善三大体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我市经济示范市建设作出新的贡献。”市农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国建日前在接受采访时对记者如是说。
抓好四项重点工程。一是高起点推进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按规划扎实推进,积极整合相关部门项目和资金,确保如期完成180万亩高标准粮田建设任务。二是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加强项目建设,扶持行业龙头,促进基地建设,着力培育一批规模大、前景好、链条长、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实现规模种养、就地加工、产销衔接、品牌带动。三是大力推进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加大太行山区贫困乡村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全面启动贫困村定点帮扶工程,确保实现1.766万人脱贫目标。四是启动实施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特色,挖掘内涵,积极开发农村民俗民风文化旅游和农业教育功能,建设一批充满绿色、环境优美、对游客具有持久吸引力的都市生态农业园区。
推进两大建设:一是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紧紧围绕重点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集中力量打造八大现代农业示范区。二是推进特色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建设。以蔬菜、水果、食用菌、水产品等特色农业为重点,以争创园艺作物标准园、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为载体,进一步加大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普及推广力度,扶持农业品牌创建,示范引领特色农业向标准化、品牌化、高端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完善三大体系:一是加快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以农技推广区域站建设为契机,实施好特岗计划试点,探索启动区域化农技服务新模式。二是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加快构建市、县、乡以及农产品生产基地“三级四层”监管检测体系,依法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三是加快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以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中心,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网络,规范流转行为,畅通流转渠道。
王国建最后说:“市农业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全面提高农村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力开创农村经济良好发展新局面。”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