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单手拉住跳桥女子
两人悬在数十米高护栏外
成华清和付启中都是奉节县“兄弟电器”的空调安装工,前天中午12点过,他们在一家餐馆里忙着穿线,成华清的工作完成后,一边走出餐馆外休息,一边还催促着付启中动作快点,两人肚子都饿了。没想到,随后发生的这件事,让他完全忘了饿肚子的事。
悬
大桥上有个黄色人影
前天中午12点过,成华清和付启中在一家餐馆里穿线,这是当天上午他们的最后一个客户。一群人从成华清身边跑过,似乎很激动地议论着什么。他顺着大家跑的方向望去,只见百米外的李家沟大桥上,围了很多人。而大桥的外缘,隐约出现了一个黄色的人影。
“快去看,有人要跳桥了!”周围人的喊声让成华清心里一惊。他跑上前两步,绕过了餐馆门口的柱子,终于看清了桥上的情景:一位穿着黄色上衣的女子,正悬在大桥外缘。
“付哥!把东西拿出来,那边桥上有人要跳桥!”还在餐馆里安装空调的付启中开始还没领会到是什么意思。成华清跑进去把他拉了出来,随手还提上了高空作业时所用的安全带这些工具。
成华清当时解释说,安装空调时所用的保险工具,这时救人最管用了,而付启中几乎没有考虑,就马上去开摩托车。虽然当时两人距离李家沟大桥直线距离只有百米,但要绕路到桥上,还要些时间。
一路狂奔,付启中开车,成华清就坐在后面,同时将安全带系到腰间。他想的是,先作好准备,等会儿一到现场,下车就可以去救人。 不时有围观者的喊声传来,成华清一边作准备,心里一边嘀咕:“妹儿!再坚持10分钟,马上我们就到了!”
抓
跨过护栏拉住女子手腕
不到10分钟,付启中开的摩托车就来到了现场。此时,奉节县公安局的民警和消防大队的救援官兵都已赶到,拉起了警戒线。穿戴好安全绳索的成华清拨开人群,跨过了警戒线,马上就有民警上来拦他。“我是装空调的,这种(情况)救人用得上我!”在民警的允许下,两人跑到大桥护栏边。
大桥边缘的轻生女子只有20岁左右,不停地哭喊,情绪十分激动。民警和消防官兵一直在劝说她,但女子始终不肯上来,而且开始向大桥外侧移动。
考虑到成华清穿的是便装,容易接近女子,身上也做好了安全保护,还有高空工作的经验。民警和消防队员稍微退后,让成华清在前面。可能是情绪一时失控,只见女子的身体突然往外缩,整个人瞬间往下掉。
当时在场围观的群众,包括大桥下的人,都齐声发出惊呼。更让大家吃惊的是,女子并没有落在桥下消防队员铺设的气垫上,她双手抓住了大桥外缘凸出的铁杆,身体完全悬空。
此时已经容不得犹豫了,成华清跨过大桥护栏,右手抓住护栏,左手去拉女子。就在成华清的左手刚刚碰到女子右手时,对方的右手突然松开。几十米的桥下又是一阵惊呼,不过女子还是没有落下去,因为成华清的左手已经稳稳地抓住了她的右手手腕。
救
空中换手成功救人
当时的情形只有靠得最近的成华清能说得清楚。
“我推测这个妹儿的心情当时肯定很矛盾。她一边说‘叔叔,你松手吧!’,她的左手却死死地拽住水泥墩上凸出的铁杆!”成华清感觉女子在有意识地将自己的身体往下蹭,可抓住铁杆的左手却始终没松开。
“妹妹,再坚持几秒钟!”成华清左手抓住女子,可没法将她往上拉,手开始慢慢地滑了起来:“可能是这几天奉节的天气有点大(热),抓了一会儿,手心就开始冒汗,手上有些滑了!”
坚持了三四十秒后,成华清向桥边的救援人员和同事付启中大喊,让他们抓紧安全绳。他握住护栏的右手也松开,一把抓住女子的左手。这一瞬间,成华清又松开左手,用左手抓住了大桥护栏。 这样一换手后,成华清就可以放心地用力了,右手很快就把女子往上拉了一段。接着,桥边的众人一起帮忙,这才把女子拉了上来。见到女子获救,在场围观群众中爆发出掌声。虽然救人的惊险过程只持续了大约1分钟左右,但对于轻生女子和成华清来说,这一分钟太漫长了。
在女子获救后,民警将她交给了其父母。据参与营救的民警介绍,女子是因不满家人对其感情的阻止,心里想不开而轻生。在救人后,成华清和付启中则返回桥下的餐馆,继续中午没有完成的工作。
揪心 黄衣女子悬在大桥护栏外。
危险 大桥高几十米,稍有不慎,成师傅和女子都会掉下去。
昨天下午5点,重庆晨报记者打通了付启中的手机,接电话的却是前天救人的成华清。
“他(付启中)在窗户外面装空调,没法接电话。”两位空调安装师傅和往常一样还在外面上班。成华清今年37岁,但从事空调安装工作有20年了。付启中今年40岁,当空调安装工也有10多年时间。
成华清说,当时他发现有女子要跳桥后,就下定了去救人的决心。“干了这么多年高空作业,只要做好保护措施,救人没有问题!”
成华清还告诉记者,当时他最担心的是,女子在他们赶到之前就跳下去了。“真是很紧张,不过还是把人救起来了!”成师傅对于救人表现得很谦虚:“我们在那里,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不管吧!这是该做的!”
本组文/重庆晨报记者 谭遥 通讯员 罗瑞高
保安银行卡莫名收到50万元汇款
请假去异地归还失主
昨天早上7点半,在温州当保安的陈明德结束了夜班,他没有回去休息,而是直奔附近的售票点买了张回长兴老家的动车票。然后拿出手机,给身在长兴的冯女士打了个电话。
同样一宿没睡好的冯女士接到这个电话,心里稍稍安定了一些,可依旧七上八下。
陈明德和冯女士其实素不相识。4月23日下午,冯女士通过电子银行转账时,不小心把50万元转到了陈明德的账户,知道事情原委后,陈明德特意请假赶回长兴,“快些把钱还给人家。”
接到民警电话他以为是诈骗
得知原委,他只想早点还钱
55岁的陈明德是长兴泗安人,去年9月,他来到温州打工做保安。
4月23日下午4点多,老陈接到了个陌生来电,电话那头说自己是长兴泗安派出所的民警,有人不小心把50万元打到老陈的银行卡上了,要他帮忙还钱。
老陈嘴里应着,但心里却想着这八成是诈骗,当初在长兴办的那张农行卡基本不用了,怎么还会有人往里面打钱?
电话那一头的民警听出了老陈有点心不在焉,就让他先去查查账户,如果真有这笔钱,就尽快还给人家。
老陈有些迟疑了,万一这事是真的怎么办?他给儿子打了个电话,一是商量这事儿,二是银行卡在儿子手里,顺便可以查查看。
儿子也有些将信将疑,结果一查,还真的有这么一笔钱打进来了。
老陈不敢耽误,赶紧给民警回了电话,“那边说,卡里的钱已经被冻结了,想取出来得拿我的身份证。”
老陈决定亲自回长兴一趟,“我也急啊,这么大一笔钱,放在我卡里,我也想快点还回去。”
一个疏忽,50万元汇错了账号
幸亏这次她遇上了好心人
另一边,长兴的冯女士也是坐卧不安。
4月23日下午,冯女士用网上银行给客户汇一笔50万元的货款,电脑上本来就留有账户信息,她只要根据提示点鼠标就可以完成操作。
可填好汇款金额,选中账户的时候,冯女士一个疏忽,不小心碰到了键盘。“原来账户的一个数字就被改了。”不过,冯女士没发现,自然也没再核对对方账户和姓名,直接点击确定,就把钱汇出去了。
“弄完后,我一检查那个生成的清单就懵了,钱汇错了。”慌乱之下,冯女士赶快跑到了最近的农行求助。好在那个账户也是长兴本地的,于是银行暂时冻结了账户。“他们提供了户主的信息,我又报了警。”
接警的是泗安派出所的吴警官,他给老陈打了电话。知道老陈答应第二天就回来,冯女士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我觉得遇到好人了。”
50万元物归原主
两人都舒了口气
昨天下午1点多,老陈坐上了回长兴的动车,冯女士下午4点多就赶到高铁站候着。
她还特意买了一大束百合花。“我太谢谢他了,但又不知道怎么谢,就想着买束花吧,是心意。”冯女士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
下午5点多,老陈走出火车站,冯女士捧着花迎了上去,见到老陈,她除了“谢谢”,其他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实在的老陈也说不出什么,两人赶快到最近的银行去办理还款,原本这个时间银行已经下班了,但昨天特意候着他们。半个多小时后,冯女士的50万就“物归原主”了。
“我从昨晚到现在,都没吃东西,要赶快回去烧点饭吃。”彻底放心的冯女士终于笑了。
“我下了夜班还没怎么休息,老婆也在家等得急死,回家吃顿饭,好好睡一觉。”舒了口气的老陈也乐呵呵地说。(记者吴朝香通讯员金璐璐王冰冰)
老太照顾非亲非故失明婆婆50年
直到百岁终老
已经过去10个月了,东莞沙田镇77岁的周转好依然十分怀念去年去世的102岁陈妹阿婆,每天,她都要到隔壁陈婆生前住的房子里待一会儿,或者拂去陈婆骨灰盒上的灰尘。过去50年,周转好几乎没有一天离开过陈婆,从准备早餐到睡前擦身,周转好像女儿一般,将失明的陈婆照顾得妥帖细致,以致陈婆遇人就夸:“没有她,我能活这么老吗。”周转好不是陈婆的女儿,从22岁结婚之后,她就喊陈婆“安人”(安人,东莞本地人对婆婆的尊称)。
“把婆婆当妈妈对待”
见到周转好的那天下午,她正坐在平房门前的木椅上纳凉,燕子穿巷而过,时而低旋,时而高飞。
77岁的周转好左手戴一只玉镯,右手无名指套着银戒指,剪一头利落的短发——除了双鬓花白大半头发还是乌黑的,再搭一双简单的金耳环,瘦小的她爱笑,说话又缓又轻,气质很好。
周转好身后两间相连的平房,左边一间她和老伴住,右边一间是“安人”陈婆生前的住所。“想让安人住得好一些,我们3年前特意重新盖了这两间平房,你看,墙还是白的,空调也没开过几次。没住两年呢,她人却走了。”周转好叹气。
102岁安人陈婆去年农历7月14日离世,过去50年来,媳妇周转好一直陪伴在她身边。
1959年,22岁的周转好嫁到梁家,那时候,患有白内障的陈婆眼睛已经看不太清楚,慢慢地,连日光也看不到了。为了照顾好安人,周转好搬到家婆隔壁紧挨着的小平房里住,每天清晨5时多天刚亮的时候,周转好就会早早起床到隔壁屋打水给家婆梳洗,然后再出门买早饭。如此50年。
知道安人喜欢吃海鲜,周转好每天就去菜市场寻新鲜食材。即便是在经济困难的上世纪70年代,周转好每天都走数十分钟到大沥河滩上挖鱼虾,部分拿去卖,部分“特供”给安人。
而“特供海鲜”只是50年来的习惯之一,这么多年,周转好与安人之间还形成了另一个不成文的小“制度”——出门要自觉请假。
“每次去亲戚那儿喝喜酒一定会向安人请个假,告诉她我什么时候回来,然后备好饭菜,嘱咐老伴按时送过去。不然她就一直坐在门口等着我回来,一有人经过门前,就问媳妇去哪里了。”周转好笑称,安人对自己的依赖早就超过了儿子,“冬天天气冷,天亮得迟,她就坚持不让我太早出门买早餐,老说冻坏身子就不好了”。
说着说着,周转好有些难过。她最难忘的是和安人度过的那些恬静美好的时光。
由于婆媳之间氛围好,每天街坊都习惯到陈婆的房间里坐一坐、侃一侃镇里村内的八卦,而那一方木床,因为来坐的人很多,被磨得光滑无比。
福禄沙村妇女队长黄海仙有时候骑着电动摩托路过这里,都会看到一群老阿姨围着百岁陈婆嘻哈聊天,而陈婆时不时会大嗓门夸夸媳妇:“没有她,我能活这么老吗!”
照顾全盲的老人不容易,但是周转好和安人关系之好,是全村都知道的事情,婆媳的相处难题在周转好这里仿佛从来不存在,秘诀是什么?周转好想了想,说:“把安人当妈妈对待。”
20多年前,陈妹生病在医院住院,当时50多岁的周转好日夜陪伴在病榻边。去年,百岁老人再一次生病,已是76岁高龄的周转好又再次当起全职“看护”,不仅天天照看卧床不起的安人,定期还要和老伴一起送安人到医院打针。后来身体实在撑不住了,周转好才和安人请了个“小假”,请个看护一起陪护。
有看护,周转好还不放心,每天晚上照例9时多就会到隔壁安人的房间,帮安人挪到更靠近墙壁的位置,叮嘱说:“安人,小心不要掉下床,您先休息,我关门啦。”和看护陪护20天后,102岁安人就离开了人世。而这在周转好看来,是安人在体恤自己。
当然,再好的婆媳难免也会有小摩擦。周转好传授自己的经验:我们从不吵架,有冲突的时候暂且不说出口。很快地,只要大家过了那道气就没事了,一家人,有什么好计较的呢。
儿孙耳濡目染也孝顺
如今,周转好已是5个儿女的妈妈、12个孙辈的奶奶、外婆,她依旧神采奕奕,精神爽朗,走起路来健步如飞,抬着7、8张塑料凳子走二三十米路也一点不喘。平日里空闲的时候,周转好喜欢跟几个老人一起打打麻将、聊聊天。
安人离世之后,儿子媳妇都劝她和老伴住进两年前建好的新房子里。然而,周转好却更喜欢住在原来只能容纳一张床左右大小的平房里,她的想法很简单:“对这里有感情,不舍得离开啊!”
周转好的孝顺,儿孙们从小就耳濡目染,他们对周转好就像当年周转好照料安人一样细心,经常给她捎上零食和礼物。除了在起居饮食上对老人家照顾得无微不至,媳妇和孙子每天都爱找她聊天。
现在,周转好每天都盼着傍晚,因为那是孙子阿明下班的时间,因为每到这个时候,阿明雷打不动会过来逗逗奶奶开心——有时候甚至会调皮地拍着周转好的肩膀称她是“靓女奶奶”、“十大好人”、“好人奶奶”。
街坊郭婆婆说:“她(周转好)对安人很照顾,村里都知道她的事迹,无论老少都喜欢拿她当榜样。”
■对话
希望与老伴和媳妇一起去外面看一看
南方日报:您照顾婆婆50年,有觉得太辛苦不想照顾老人家的时候吗?
周转好:没有觉得辛苦,我自己的爸妈60多岁时就走了,一直以来都将安人当成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照顾和疼爱,我性子不着急,比较能迁就老人家,也不去计较那么多。我对自己说,一定得对得起自己的婆婆,把她服待到老。
南方日报:您有什么心愿呢?
周转好:(不好意思地笑)过去照顾安人,不敢走太远,最远的旅行也是周边半天的时间。其实我非常喜欢旅行,希望有机会带上我老伴和媳妇,3个人一起去外面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