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树勋、付凯明)4月24日上午,示范区召开工业企业座谈会,要求全区工业企业把跨越发展的机遇抓牢,把做大做强的措施抓实,把加快上市的战略抓紧,把企业发展的环境抓优,把安全生产的关键抓严,把应尽的社会责任抓好,打造示范区工业航母、产业集群。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常鸿,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郑秋红出席会议。示范区、高新区班子成员,区直各部门、各乡镇(街道)负责人以及48家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通报了企业上市工作进展情况和示范区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10家企业负责人作了典型发言。会议邀请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访问研究员、工信部专项资金专家评审会成员谢忠平作了“资本运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题辅导报告,并现场为其颁发了示范区经济发展顾问聘书。
针对企业代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常鸿要求相关部门认真梳理汇总,建立工作台账,逐一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尽快解决到位。同时,他针对企业发展强调了六个方面:
要把跨越发展的机遇抓牢。抓宏观政策机遇。国家刺激实体经济的政策给示范区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抓区域发展机遇。示范区的成立,必将为区内企业发展集聚更多的资金、信息、科技、人才等生产性要素。抓自身基础优势。目前,区内86家规模以上企业已经完成了资本积累的初级阶段,正在步入快速提升的关键时期。
要把做大做强的措施抓实。科学谋划。企业要理思路、订规划、上项目,编制三年规划、五年规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逐步做大做强。强化创新。要围绕创新平台,力争打造一批高科技创新企业。招商合作。企业要发挥招商引资主导作用,瞄准行业龙头企业和世界500强、央企等,围绕技术改造、设备升级、新产品研发等方面,谋划项目、加强合作,借梯上楼、借力发展。打造品牌。企业要持之以恒地发展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核心业务,放大优势、做强品牌,将企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形成核心竞争力。
要把加快上市的战略抓紧。发挥主体作用。6家重点企业和9家后备企业要坚定信心,规范运作,排出节点,稳步实施。搞好跟踪服务。一企一策、贴身服务、重点扶持,快节奏解决企业上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加大支持力度。示范区出台了五个方面的奖励支持措施。
要把企业发展的环境抓优。加强要素保障。用地方面,要不断提高集约节约用地水平。资金方面,要坚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帮助企业打破资金瓶颈。基础设施方面,要启动新的产业聚集区建设。落实支持政策。各职能部门、各驻区机构要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争取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区直各部门、各乡镇(街道)要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要把安全生产的关键抓严。强化安全教育。要时时刻刻抓安全,事事处处懂安全。强化安全制度。要做到制度上墙、规定上墙,规范操作流程,确保不出问题。强化安全监管。要组织各企业加大对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力度,建立台账,销号解决,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要把应尽的社会责任抓好。依法纳税。要努力为示范区发展履行企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支持慈善。要帮助困难群体,投身社会公益,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加强环保。要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示范区建设作贡献。
郑秋红主持会议。她强调,企业要清醒忧患,抢抓机遇,坚定信心,把企业做大做强;要增加投入,科技创新,发挥优势,建设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各级各部门要贴近服务,优化环境,强化支持,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