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产经观察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猪肉价格缘何“跌跌不休”
我市持续推进重点产业集群招商
图片新闻
雕塑产业的守望者
跌不停的猪肉价格,出路在哪?
图片新闻
半年结成师徒关系283对
佰利联以师带徒蔚然成风
多氟多电子化学品分公司四分厂
荣获“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劳动模范”称号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4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进入2014年以来,曾一路拉高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猪肉价格竟开始大幅下跌。一时间,养殖户、业内人士、相关专家纷纷慨叹,“猪周期”又来大考了!这一次肉价下跌原因何在?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怎样才能跳出“猪周期”怪圈?连日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调查。请看——
猪肉价格缘何“跌跌不休”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李 秋

  现状:

  500克肉钱还不够买500克姜

  “500克五花肉才7.98元,比生姜的价格都低。”昨日,在山阳路一家大型超市肉类专柜前,市民刘秀菊说:“现在吃肉真划算,蔬菜价格都快赶上肉价了。”

  据国家统计局焦作调查队统计数据显示,3月份,猪肉价格较2月份下降10.8%。以五花肉为例,从3月15日至4月15日,各大超市、集贸市场五花肉平均价格持续下跌,一个月内每公斤从20.72元降到18.5元,可以说是“跌跌不休”。

  “今年的猪肉价降得厉害,现在最便宜了。”在宏光集贸市场做猪肉生意的张大姐说,“猪肉价格最高的时候是在2011年,每公斤超过了30元。如果行情好,我一天能卖出近100公斤,大概赚两三百元,而今年,我一个月至少比以前少赚了300元。”

  每卖一头猪要亏300元

  说起猪肉,我市一些规模化养猪场的老板直呼“亏大了”。从去年12月中下旬开始,生猪的价格像坐滑梯一样一路下滑,即使是过年这样的需求旺季,都没有能阻止生猪价格下滑的趋势。而春节过后,生猪价格继续下跌,现在价格已经只有每公斤10元左右,而2011年、2012年时,生猪的收购价都在16元左右。可以说,现在养殖户普遍进入了深度亏损时期。武陟县一养猪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说:“一头猪养到出栏,成本价每公斤要14元左右,但是现在的收购价每公斤只有10.32元,这样一来,每卖一头猪,亏损三四百元。”

  虽然生猪价格一直下跌,但养猪成本却在不断增加。董明训从事生猪养殖已有十几年头了,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头仔猪价格在450元左右,从落地到出栏一般需要5个多月时间,吃掉200多公斤饲料,近1.5公斤饲料才能让猪长500克肉。目前,玉米均价为每公斤2.14元,较去年同期上涨2.54%,其占饲料比重约70%;麸皮均价为每公斤2元,较去年同期上涨2.97%;豆粕价格也较去年同期上涨3.69%,人工工资与去年相比也上涨20%左右,一头猪卖到每公斤14元才够保本。这样算下来,目前规模化养殖场每头亏损在300元,而小型养殖场或是散户,每头亏损已接近400元。

  养猪业步入“猪周期”怪圈

  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周而复始。业内人士把这种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怪圈称为“猪周期”现象。

  据业内人士介绍,本轮“猪周期”是从2010年开始走到最低点后价格逐步上扬的,2011年走到价格最高峰,2012年年底开始回落,2013年下半年以来继续调整下行,到今年已进入“冰冻期”。早在2011年,随着生猪价格上涨,大量养殖企业和散养户盲目补栏,造成存栏母猪数量快速增长。一般来说,每增加1头母猪,就意味着市场上将增加16头商品猪。生猪供应量加大,必然导致猪价下跌。

  原因:

  产能过剩导致“猪事不顺”

  猪价连跌数月,创下了近三年来的新低,市场的无情让养殖户们几个月来寝食难安。对他们来说,“猪事不顺”就等于诸事不顺。2013年春天的H7N9禽流感对活禽和相关产品的销量产生了影响,许多市民购买方向由鸡、鸭等活禽转而选择猪肉、牛肉或水产品上,促使这些品种涨价。而零售价70元左右一公斤的牛肉和近百元一公斤的虾、蟹远远不如猪肉价格实惠,这也使得2013年猪肉销售没有淡季,提高了我市生猪养殖户的补栏热情。

  修武县科兴农猪场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至去年下半年,我市生猪价格一直较为稳定,包括他在内的许多生猪养殖户都认为,今年元旦、春节期间猪肉价格必将明显上涨,于是增加生猪的出栏量,造成节日市场供给量大幅上升。可是,今年1月份以来,我市气温相对较高,市民对猪肉消费热情并不旺盛,产能增长超越了市场需求,供求平衡被打破,肉价开始步入下行通道。

  生猪外调减少、本地消费下降

  按照历年惯例,每年春节前夕都属于生猪市场的旺季,我市大量生猪外调至沿海(上海、广东)及西北(内蒙、甘肃、青海)地区,而今年外调数量较往年下降了三成以上,这也加剧了我市生猪生产过剩局面。

  有数据显示,今年年初以来全国餐馆、酒店用肉量下降了20%。当前,各地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抑制“三公”消费,对餐饮行业影响较大,间接导致了猪肉消费量的下降。此外,春节后进入猪肉消费的淡季,消费需求量减少,价格波动明显,再加上去年冬天气温偏高,猪肉储存不易,本地居民消费量明显降低。

  居民消费多元化影响肉价

  市商务局市场运行调节科负责人庞金平认为,居民消费需求的多元化也是影响肉价的原因之一。目前,市场上各种时令蔬菜大量上市,且价格不贵,同时我市鸡蛋价格也较为平稳,再加上牛、羊、家禽肉等很多肉制品消费的多元化选择,也进一步影响了猪肉价格。

  建议:

  减弱“猪周期”带来的负面影响

  国家统计局焦作调查队调查人员贾金岩认为,猪肉是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为稳定生猪生产,减弱“猪周期”带来的负面影响,政府和相关部门一是要高度重视,确立稳定生猪生产的优惠政策,适当简化补贴和申请贷款的手续,降低贷款的门槛,提高贷款额度,扩大覆盖面,向社会发出扶持生猪生产的强烈信号,增强饲养户信心,使助农贷款能够取得实效。同时,要保障畜产品有效供应,防止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二是应加强信息指导与技术服务。加强信息引导有助于养殖户准确把握市场动态,稳定养殖信心;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积极推广节本增效饲养管理技术,最大限度降低养殖成本。加强生猪市场的监管力度,强化生猪价格预警机制,避免生猪价格的大起大落。三是应稳定市场粮食价格。饲料价格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养殖利润的大小。从当前及未来走势看,玉米市场价格还将稳中有升。各级政府应调整产业政策,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改变目前工业生产与养殖业争原料的局面,控制国内市场粮食价格的过快增长,降低养殖成本。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