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胜
顾冰,副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专家,现任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二区主任,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焦作市高血压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临床心血管工作,擅长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等疑难、危重病人的诊疗和救治工作。2001年涉足血管介入领域,成为焦作市最早掌握冠脉介入技术的专家之一,10余年来依托血管介入技术,大力发展心血管疾病的微创治疗技术,率先在焦作市开展经桡动脉冠脉造影+冠脉支架植入术、IABP(主动脉球囊反搏)、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微创治疗糖尿病足等多项技术。焦作市最早开展膝下动脉病变的腔内治疗,并长年与北京中医中科院附属西苑医院庄百溪教授合作,采用以手术和腔内治疗为主、内外科结合、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治疗周围血管疾病,诊疗技术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其中腔内治疗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技术填补了我市在该领域的空白。
“生命健康一线牵,九十一医院不简单”,让患者及其家属发出如此感叹的,就是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二区。近年来,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二区凭借着高超的介入微创技术,用一根根细小的软导丝,将一个个濒临死亡线的心血管患者从险境中拉了回来。不仅如此,该科还大胆探索,勇攀医学高峰,将软导丝用在人体颈部以下的血管疾病治疗中,创造了糖尿病足患者不用截肢等多项医学奇迹。
心肌梗死重症患者的急救全市领先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们生命的三大“杀手”之一。而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中的急危重症,死亡率高达20%,若不及时抢救,一条鲜活的生命转眼就会消失。与时间赛跑,从死神手中抢夺生命的场景经常在该科上演。
“你们把我从死亡线上拯救过来,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诸如此类的感谢信,在该科入门处张贴得到处都是。就在记者采访该科主任顾冰时,他接到紧急电话,称一名心肌梗死患者从县城转诊过来。随即,他安排科室人员严阵以待,投入救援前的准备工作。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顾冰自2001年涉足血管介入领域以后,成为我市最早掌握冠脉介入技术的专家之一,10余年,他依托血管介入技术,大力发展心血管疾病的微创治疗技术,率先在我市开展经桡动脉冠脉造影+冠脉支架植入术,其治疗方案得到不少省内心血管领域知名专家的认可。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该院还拥有焦作唯一一台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IABP),该设备是抢救心血管重症患者最有效的机械性辅助循环装置,可以帮助患者降低心肌耗氧,增加氧供,提高冠脉血供,达到改善心功能、营养心脏的目的。这也是该科在抢救心肌梗死重症患者方面,有着其他医院所不具备的设备优势。
逆向导丝开通CTO病变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是目前冠脉介入治疗中最大的难点和挑战之一,占整个血管成形术的10%~20%,被喻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最后堡垒”。由于血管腔长时间完全堵塞,常规的导引钢丝操作技术常难以顺利通过病变,近两年来,该科通过探索和学习,成功掌握实施了逆向导丝开通CTO病变技术。该项新技术的开展,为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据介绍,逆向PCI技术要求极高,由于很多操作需要经过极其细小的“羊肠小道”(侧支血管),存在夹层、穿孔等多种风险,因此该技术被形容为“悬崖上的舞蹈”。近年来,我国只有少数几个大的心血管诊疗中心能够施行此项手术。
前不久,该科成功地对一名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实施逆向PCI手术。这名患者因不稳定性心绞痛10余年而来医院入院,冠状动脉造影示右冠近段100%慢性闭塞。由于该病变闭塞时间长,常规PCI治疗无法成功,在患者积极配合下成功对其实施逆向PCI手术,术后患者康复效果良好。
“CTO病变介入治疗犹如‘进攻山头’,‘正面进攻’(正向技术)若无法取胜,采取背面‘迂回包抄’(逆向技术)方式,往往可见奇效。”顾冰解释说。
全市率先开展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
通过外周动脉插入一根导管,将一个小小的支架送入下肢动脉撑开阻塞的血管,原先准备要截断的下肢又恢复了血流,这是该科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场景。据悉,糖尿病所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最多,这被医学界称之为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据统计,约15%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足部溃疡,他们的截肢可能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5倍,临床上70%的截肢手术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全球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因为糖尿病足而失去一条腿。而该科在我市率先开展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可让患者躲过一“截”。
77岁的王老太是一名有着20年糖尿病病史的患者,今年1月中旬,其右足出现脚趾溃烂。事后,家人将其送到当地医院就诊。在经过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抗干扰、中药熏洗等治疗后,其足部溃烂不仅没有得到缓解,溃烂面积反而逐渐扩大,并出现整个右足红肿。于是,其家人将王老太转到第九十一中心医院治疗。经过常规保守治疗后,王老太的足部病情依然没有好转。此时,王老太的治疗面临两种手术方案:一是转外科做截肢手术,截肢平面为膝关节。二是采用微创介入手术开通病变血管,恢复血液运行。经过考虑后,患者家属选择采用介入治疗。3月11日,该科为王老太进行了“右下肢动脉造影+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手术中,该科使用造影介入技术,利用小球囊扩张开通王老太狭窄且闭塞的动脉,并在严重闭塞动脉处植入自膨支架,重建下肢和足部的血运,迅速改善患肢血液供应。很快,王老太的足部溃烂得到了明显改善,皮温恢复,足背动脉搏动良好。
无独有偶,46岁的赵先生也是该科开展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的受益者之一。赵先生患糖尿病史11年了,一年前,其因脚气导致足部感染一直没有愈合,随后病情加重,以至于整个足部的皮肤出现红肿、变黑,进而引起坏死和溃烂。就医后,其被确诊为糖尿病足。为了看好此病,赵先生多处求医,仅医疗费就花了近8万元。后来做下肢动脉CTA提示,其腘动脉及胫前动脉闭塞。为此,一家医院外科建议其从膝关节平面截肢。后来,赵先生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该科就诊。经过介入手术,开通了其下肢血管。接着,该科对其足部坏死物质进行了清创,发现其大脚趾和二脚趾已无法保留,经手术进行了截除。尽管失去了两个脚趾,但该科成功地保留了其下肢行走功能,避免了大范围的截肢。
顾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糖尿病足的双下肢介入治疗技术的开展,将大幅降低糖尿病足病人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在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史上揭开崭新的篇章,为糖尿病足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如今,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二区凭借着微创介入“绝技”开疆拓土,并用神奇的疗效征服了众多患者及其家属,进而成为市民心目中值得托付生命的地方。
得了糖尿病足怎样治疗呢?
名医提醒………………………………………
得了糖尿病足怎样治疗呢?
传统的糖尿病足治疗方法主要是积极控制血糖、伤口换药和全身使用抗生素。但是由于没有在根本的血运问题上得到很好解决,治疗效果不佳,而且治疗时间长、花费大。
糖尿病足的根本病因是下肢动脉病变引起的组织缺血,动脉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动脉粥样硬化,神经病变和感染的原因同样是缺血,所以治疗糖尿病足应从血运重建着手。目前,临床应用的药物一般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停用药物后症状还会再次复发。治病求本,积极的对发生病变的血管进行介入治疗,使其重新通畅为治疗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