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践行“四知”转作风 做人民满意好公仆
焦作篮球的领头人
图片新闻
公路建设施工忙
孟州市农商行:倾力支持“三农”发展
“2014蓝天雷霆”大气污染整治专项行动责任分工
市群艺馆文化惠民公益演出火爆
张寺村:怀药种植富乡亲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5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焦作篮球的领头人
—— 记市体训班主任、市篮球学校校长申长庚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孙 军

  在我省,焦作篮球占据了省篮球队的半壁江山,不论是教练员还是运动员,大多来自我市;在我市,有一个人撑起了焦作篮球的一片天。他,就是申长庚——焦作篮球的“总教头”、市体训班主任兼市篮校校长。

  全国青少年篮球比赛,焦作12次夺金;省运会,焦作女篮获四连冠、男篮获三连冠;培养输送了陈中、王朔、贺路敏、王磊、张丽芳、李洋、薛玉洋、潘丽、拜丽芳等一批在国际赛场上披金夺银的“国字号”运动员;夺取全国篮球城市称号……焦作篮球在申长庚和一批优秀教练员的努力下,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嬗变。

  1987年,当了8年篮球运动员的申长庚脱下战袍,开始手执教鞭,到市篮球学校担任教练。

  从运动员转为教练员,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考验,申长庚也不例外。为尽快提高业余训练水平,他刻苦学习业务技术,经常向同行请教,并多次到北京、郑州、武汉等地参加培训。他通过不断学习,吸收新鲜知识,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训练风格。1999年,中国篮协青少年部抽调他到国家少年队担任教练,2000年,申长庚带领国家青少年队出访日本,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以前当运动员时天天起早贪黑地训练,太累了。但干了这一行之后,发现当教练比当运动员还要累。早上6点训练,教练5点半就得起来。每天训练前,得提前写教案,训练完,还得写训练日志。队员的心理工作得做,吃喝拉撒也要管,一句话,操不完的心。”申长庚说。

  执教以来,申长庚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夜以继日地带领队员进行训练。父母家在外地,他坚持在工作岗位上两年都没有回家。多年来,申长庚从未陪妻子、女儿过一个完整的双休日。面对家人的埋怨,他两眼含着泪说:“对不起,我热爱篮球事业,我有责任把焦作市篮球项目推向新的高峰。”这是他对焦作篮球的承诺。不论刮风下雨他一如既往地坚持,一干就是26年。

  作为教练,申长庚对队员的关心却是无微不至。日常生活中,队员病了,申长庚带其去医院治疗;节假日,他让妻子给队员做可口的饭菜吃,使他们感到家庭的温暖。申长庚还多次拿钱帮助家庭困难的队员,使队员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中去。

  为了使焦作篮球后继有人,申长庚狠抓梯队建设。本着“选好苗子,着眼未来,打好基础,积极提高”的指导思想,在申长庚的带领下,体训班、篮球学校目前已经组建了6支约90人的迎战省运会的精品队伍,组建了年龄结构合理的8支约160人的梯队;业余训练分2个组别建立4支约100人的梯队,确保了我市篮球事业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

  焦作是河南篮球的摇篮,河南篮球队一半以上的运动员来自焦作,而市体训班更是培养篮球尖子的前沿阵地,一大批优秀篮球苗子在这里迅速成长为专业选手,被输送到省队和国家队效力。善当伯乐、培养优秀人才是申长庚为自己定的工作任务。1999年,年仅13岁的王磊刚一进入市体训班,就引起了申长庚的注意。作为王磊的启蒙教练,申长庚认为王磊的身体条件非常出众,打球善于动脑子,是个好苗子。经过3年的训练,申长庚将王磊这块璞玉雕琢成器,送到了国家少年队,之后又进入河南省队。目前,王磊已入选国家队。

  作为教练员,申长庚始终把为国家、省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苗子当成自己的主要任务。近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市体训班和市篮球学校先后向外输送优秀篮球运动员400余名,并为焦作市培养了一大批篮球骨干,市少年篮球队多次获得全国、省级比赛冠军,焦作篮球水平在全国城市排名中,始终保持在前六名。

  有了成绩,名声也大了,国内的各大俱乐部纷纷来函、来人高薪聘请他,并提出各种优厚的待遇,有的给出的年薪达100万元,申长庚抵制住了这些诱惑,依然坚持在岗位上。“我十几岁出来打球,到现在都50多岁了,在焦作的时间比在家乡的时间还要长一倍,我已经成为焦作人了。”这是申长庚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各大俱乐部的老总们看到申长庚在金钱面前毫不动摇,纷纷来谈合作,先后有五六家俱乐部愿意将焦作篮校作为三线队伍,他都一一婉言谢绝。

  为将篮球项目建设成为我市竞技体育的支柱,将篮球学校的资源培育成为我市篮球项目的后备人才库,将社会篮球资源整合成为我市篮球项目的主力军,申长庚近期又制定了一个新的目标,借2014年省十二运会在焦作举办的东风,带领篮球学校的教练员,通过科学管理和训练,扩大选材范围,建立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开拓全国篮球人才市场,逐步把焦作篮球学校建成全国知名的青少年篮球训练基地,把“出人才,当霸主,将篮球打造成响当当的焦作品牌”作为目标,树起焦作篮球霸主的大旗。

  提起成绩,申长庚非常谦虚地说:“焦作篮球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仅依靠一个带头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目前的主要任务是传、帮、带,努力培养一些优秀的年轻教练员,争取使焦作篮球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申长庚的先进事迹由本报和焦作电视台《焦作新闻》、《零距离》栏目,焦作人民广播电台《焦作新闻》栏目,《焦作广播电视报》,焦作网共同推出。)

  主人公座右铭

  记者手记

  性格开朗,脾气温和,说话时总是面带微笑,是申长庚多年来给记者的印象。由于长期进行体育报道,记者与申长庚相识近10年了。

  申长庚是焦作篮球的标志性人物,这与他多年来的辛勤耕耘是分不开的。辅导训练、写教案、写训练日志、做队员的心理工作、管队员的吃喝拉撒,申长庚有操不完的心。焦作篮球近年来取得的成绩有一半是申长庚的功劳。但他为人非常谦虚、低调。每次都不让记者采访他,反而把队里年轻的教练员们推向记者。“成绩是大家的,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情。”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