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颖江
见习记者 王 颖
5月2日,8时许,天气还有些微凉,在S308冢沁线修武市界至焦作段二改一改建工程大沙河桥建设工地施工现场,伴随着搅拌机的轰鸣声,几十名头戴安全帽、身穿橘色安全背心的工人一时挥汗如雨。
“3时,24号桩基完成浇注。大家休息了不到3个小时的时间,就早早起来,趁着天气晴好,加班干活确保工程优质高效向前推进。”市公路局308项目办副主任靳军说。在说话的同时,他拿出手机点开“S308工程管理”QQ群,让记者看晚上施工人员连夜奋战的场景。
翻看QQ群的聊天记录,记者得知,大沙河桥建设工地24号桩基浇注施工是从5月1日3时开始的,直至2日3时结束。公路建设者连续不间断作业24个小时,完成了该桩基的浇注。
1日22时,就在大沙河桥建设工地紧张施工的同时,小纸坊小桥施工现场监理崔艳峰也上传了该工地桩基下钢筋笼、浇注混凝土的现场照片。负责S308冢沁线修武市界至焦作段二改一工程施工人员的辛苦,市公路局副局长、308项目办主任刘春杰看在眼里,疼在心中。“同志们挑灯夜战,让我感动不已。大家辛苦了,祝五一节快乐。”1日23时,分身无术的刘春杰在QQ群里发消息给大家鼓劲。
离开大沙河桥建设工地,记者又驱车30余公里,来到了S104郑常线焦作境马营至小中里段二改一工程詹店大街施工现场。12时30分的太阳,照得人睁不开眼,40余名公路建设者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一台摊铺机缓缓而行,随着双钢压路机的反复碾压,平坦均匀的沥青路面展现在记者眼前。
记者靠近刚刚被碾压平整的路面,一股热浪熏得人脸发烧。“135℃,符合要求。”现场监理于帅将一根特制的温度计插进还没有凝固的路面。
就在这样的施工环境里,几名施工人员拿着铁锹跟随摊铺机慢慢前进,随时将溢出来的沥青混凝土铲起来扔回路面,让双钢压路机碾压平整。
正在工地现场办公的市公路局党委书记、局长唐毅告诉记者,2014年是我市干线公路的项目建设年,全市干线公路建设项目达到15个,规模超过30亿元,全年计划完成投资10亿元,为历年之最,任务非常艰巨。为确保完成任务目标,市公路局严格按照市委确立的“七个一”工作法,推进建设程序规范化、项目管理信息化、工程施工标准化、建设质量优良化的“四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