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五一全市接待游客过百万
只有工业转型成功
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才能成功
全市法院党风廉政建设
工作会议召开
张寺村:怀药种植富乡亲
“2014蓝天雷霆”启动
市领导慰问新体育中心项目建设者
焦作篮球领头人:申长庚
践行价值观 文明我先行
关于调整下午作息时间的通知
焦作:产业集聚乘势升级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5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寺村:怀药种植富乡亲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杨丽娜

  人行道砖整洁平坦,生机勃勃的倒洋槐枝条迎风飞舞,正在建设的小游园绿树成行、芳草萋萋……恍惚间,记者以为行走在某个城区的道路上,回过神来,才想到自己身处的是一个农村——温县祥云镇张寺村。

  4月16日,春雨初歇,张寺村的空气格外新鲜。“同样是农村,张寺村缘何如此整洁靓丽?”面对记者的疑问,该村党支部书记马九毅给出了答案:“经济发展了,面貌才得以改善。”

  “光今年种植地黄种子一项,全村村民就增加收入1000万元。”马九毅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说话间,张寺村的特色种植大户马九帅迎面走来。“现在正是地黄种子的收获季节,前几天村民们都忙着刨种子,给客户发货,每亩地纯收入不下2万元呢。”他说。他通过土地流转,种植了将近60亩的怀山药、怀菊花、怀地黄和怀牛膝,近两年又与陕西神华药业公司签订合同,种植有机“四大怀药”,全部用于出口,提高了特色农业的附加值。2010年,他牵头成立了合作社,吸收种植“四大怀药”的农户入社,统一种植、统一销售。如今,全村有500多亩地种上了“四大怀药”,村民们的腰包鼓了起来。

  今年85岁的马连科,1948年曾经当过张寺村民兵连连长,参加过解放获嘉、解放新乡的革命战争。精神矍铄的他用一句话总结了村民们现在和过去生活水平的对照:“天上地下之别。”

  “2010年群众人均纯收入7800元,2011年增至8100元,2012年达9800元,2013年达到了12000元,遥遥领先于邻近老区村,在温县也位居前茅。”温县老促会会长杨国武对张寺村的发展大加赞叹。

  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了,生活环境改善靠什么?马九毅上任之初就清醒地意识到,要想让群众安居乐业,除了壮大集体经济别无他路。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张寺村就致力发展集体经济,当时拥有解放鞋厂、织布厂等数家村办企业,但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这些企业相继倒闭,甚至负债累累,村集体收入空缺,各项支出无着落。1987年,32岁的马九毅走马上任,他大胆对原有村办企业进行改制,并帮助该村引资办厂4家。目前,该村共有环球丁基内胎厂、垫带厂、老北京布鞋厂、再生胶厂等7家企业,加上滩地、果园承包,村集体每年有40余万元的收入。

  有了资金保障,张寺村两委会致力于加快新农村建设,陆续投资200余万元用于村容村貌建设,硬化、整修村内外所有道路,对主要街道进行绿化,同时聘用6名卫生保洁员长年负责打扫街道、清理垃圾,并投资20余万元建设了垃圾分类站和垃圾掩埋场,对全村垃圾进行分类,将有机垃圾加工成肥料回归农田,对有害垃圾进行销毁处理,为全县农村的卫生整治、垃圾清理工作带了个好头。

  上图 温县祥云镇张寺村村民们在修建小游园。

  本报记者 王正义 摄

  扫扫二维码

  看张寺村新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