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改玲)如果乘坐公交车,满车厢都是包子味、烤串味,你将作何感想?这种情况,在我市5路公交车上有望得到改观。昨日,记者从市公交总公司了解到,从5月1日起,该公司在5路公交线路率先推出“无饮食车厢”,不少乘客纷纷点赞。
5路公交车:
倡导不在车内进食
这几天,如果你在5路公交车所经站点等车,就会看到5路公交车的车身外新增一个“无饮食车厢”的牌子。这标志着,近30辆5路公交车正式成为我市首批“无饮食车厢”。
昨日,记者从市公交总公司三公司了解到,推出“无饮食车厢”是从5月1日开始的,除在车身上贴有“无饮食车厢”牌子外,该公司还印发了上万份倡议书,倡导乘客不要在车厢内吃东西。
“5路公交车客流量较大,不少乘客喜欢在车厢里吃早餐,最让乘客和司机受不了的,就是肉包子和韭菜包子的味道。还有一些乘客爱在公交车上吃烤串,那味道难闻不说,还很危险,车晃来晃去的,烤串上的竹签很容易伤到自己和别人,外地就有这样的情况见诸报端。”三公司相关负责人卢女士说起开展“无饮食车厢”的初衷,主要是倡导乘客文明乘车,让公交车更洁净。
卢女士说,推出“无饮食车厢”这几天,效果还不太明显,一是宣传还不到位,二是一些乘客在车上饮食的习惯,一时还难改。今后,该公司会采取一些措施,加大宣传力度。
记者调查:
两种声音各抒己见
推出“无饮食车厢”,乘客对此是怎么认为、又是如何表现的呢?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记者昨日上午在市体育馆站乘上5路公交车,采访乘客刘敏。刘敏说,她过去也爱在公交车上吃东西,前两年去杭州旅游时,看到那里好多公交车都是“无饮食车厢”,整个车厢内再也不是“五味杂陈”。在5路公交车推出这个活动,是一个好的开始,希望公交公司将“无饮食车厢”的标志弄得更显眼些,也希望有更多乘客自觉做到在车内不饮食。
昨日12时许,在东方宾馆站,不少小学生上了5路公交车,很多学生吃着拉条、烧饼加串等。当记者告诉他们这是“无饮食车厢”时,不少小学生先是一愣,然后都自觉把吃的东西放下了。
在采访中,也不是所有人都欢迎“无饮食车厢”。一个中年女乘客说,孩子上学非常早,每天不到7时就开始等公交车,在公交站点附近的早餐摊买些热包子、豆浆。如果不在车上吃,等到下车再吃,早餐都变凉了,对孩子身体不好。不过,为了车厢的洁净,今后,她会起早给孩子做早餐。
记者了解到,“无饮食车厢”是大势所趋,我国的不少城市,比如杭州、上海、武汉等,不管是公交车还是地铁,都禁止在车厢里进食。在外国,比如新加坡,如果在车内饮食,还会受到重罚。